基于新课程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10-23 05:53:15

基于新课程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密切结合学科优势和学生心理需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多维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教材的深化拓展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4-02

新课程以改革传统教育教学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是“促进人(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强化课程资源的多维开发和有效利用,切实改变过去语文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的弊端,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促使高中语文学习成为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探究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的途径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1.以教材为基点,重视文本资源的开发。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共享的学习材料,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的联系,深入开发文本资源。把教科书的内容变成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适宜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比如教学《过秦论》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识记文章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学习古人写文章的严密逻辑,更要深化拓展,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事件的评鉴能力。

2.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只有承认学生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才可以说真正建构了现代学生观,这是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首先要从学生的现状中捕捉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其次要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个体资源互相激发,让学生各自发挥资源优势,达到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要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捕捉课程资源,明确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把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第四要从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中捕捉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触发学生的情感,实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充分依托网络平台,拓宽学习空间,已成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多维开发的重要驱动。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信息时代给高中语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延伸到广阔的网络空间。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们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搜集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文字、音频、视频资料,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课文变得直观生动起来,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和问题意识,开辟了一片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展丰富课程资源。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知识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等多元多维的呈现,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能够拓展丰富课程资源,提供较学科课程更宽松、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课程资源相对于人来讲是外在的,具有价值潜隐性,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活动,课程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更谈不上有效利用。

1.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指导的作用,对于业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融合自身智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落实遴选、组合、改编等加工处理,将动态的课程资源演化为新的教育增长点。使课程资源的利用促进师生多向互动中的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率落实,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产生1+1>2的效应。

2.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课程资源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发现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性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并通过具体的训练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我们规定查阅的资料必须和课文内容相关,最多用五句话讲完。这就促使学生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从零散的课程资源中提炼出知识的关键和精华。

3.恰当处理教材文本与其他资源的关系。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看,教材文本与其他资源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其他课程资源提供的各种信息包括图像、画面、声音等,应该是源于文本、高于文本和服务于文本。教师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按学生认知发展的要求,对资源合理利用,以课堂为桥梁,立足教材,以生活为基点,重视应用,将语文知识与相关资源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两者主与从、服务与被服务、学科与工具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构建新的开放型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回避的要素。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潜心研究学生和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经验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动静态资源的生成与合理应用。引领学生在浩瀚的资源大海中乘风破浪,奋勇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胡明强.试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2]颜廷发.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J].阅读与鉴赏,2010,(8).

[3]陈荣华.新课改视域下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0,(11).

上一篇:《诗情画意――体味古典诗词中的斑斓色彩》 下一篇:如何优化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