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10-23 05:23:23

浅谈交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文化是交通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作精神、价值观念、制度内涵和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它既涵盖了交通行业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是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用共同理想凝聚人心,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交通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因素是一个行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它是提升交通文化建设和增强交通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交通文化建设的内涵,首先,应突出交通人员的主体性。交通文化是交通人员群体的灵魂,是他们共同的意识是从事交通职业者的精神纽带。

其次,应突出交通文化的特性。在交通行业有其独特性,要凸显交通自身的规律,当前,交通行业在发展模式上由重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向重文化管理转变,在竞争的重点上由注重设备、技术竞争向注重服务、文化竞争转变。因此,交通文化建设要围绕构建和谐交通这一永恒的主题。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对交通事业的推动作用,才能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再次,应突出交通文化的精神。以"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文明执法、科学管理的务实精神:顾全大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二、牢牢把握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和基本原则

交通文化与交通事业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关系。交通的先行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建设一种与交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先行文化,一种有着自身行业特点的和谐文化,一种促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的创新文化。

交通行业是由多个系统、多种专业、多种组织构成的,交通文化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两个方面,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外塑和辐射等基本功能。而大力推进交通文化建设是打造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最直接的重要手段,是“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有效措施。因而我们交通行业的文化必须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交通为基本定位,坚持以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建设交通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凸显特色、注重实效,全面、稳步推进交通文化建设。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交通行业已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交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成了实践证明对于引导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行业核心价值观“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行业使命“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交通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推动交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六个结合

1. 交通文化建设要与提高人的素质结合。人既是文化的享有者,更是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必须把提升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境界作为第一要务。人的素质如何是交通文化建设的根本性指标。要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交通人员的主体地位力求把实现交通的整体价值和实现交通人员的个人价值统一起来。

2. 交通文化建设要与"法治交通"相结合。在交通文化建设中,关键要增强交通人员依法守法的职业理念,根本是提高交通人员执法为公的职业意识;重点是提升交通人员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方向是营造交通团结务实的职业氛围。要通过交通文化建设使交通行业成为交通精神的塑造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交通文化的完善者。

3. 交通文化建设要与“学习型交通”相结合。文化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交通文化也不可能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建设起来的。在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真正使学习成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以学习为手段通过长期的培养熏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出一支知识型、专业型、复合型的交通队伍,推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交通文化建设要与构建“和谐交通”相结合。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交通。和谐交通包括外部与内部和谐两个方面。外部和谐就是要在交通部门与有车单位和车主之间建立一种理解、互信、合作的关系;内部和谐就是要在交通内部营造心情舒畅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要始终把车户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执法执收中贯彻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有效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打造“阳光交通”,不断拓展交通文化建设的外延;营造舒畅的内部环境,要积极营造人适其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要认真实施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使交通人员感到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奔头,创业有希望,构建"创新交通",丰富交通文化建设的内涵。

5. 交通文化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文化作为一种导向、指引的思想意识,本身不具有强制性,要发挥文化的作用,必须辅以规范的管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交通文化的传递和内化。交通文化是交通管理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必须通过制度规范约束交通人员的行为,引导交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交通人员真正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社会。

6. 交通文化建设要注重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交通文化建设需要理论的指导,必须在发展上有所创新,从高处着眼,站在时代的前沿吸取丰富的养分探索自身的发展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借鉴其他部门文化建设的先进理论又要考虑到交通部门的特色要在批判中吸收在继承中创新在扬弃中发展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上一篇: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策略探究 下一篇:安全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