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管理中的情感管理

时间:2022-10-23 05:03:28

谈学校管理中的情感管理

〔关键词〕 学校管理;情感管理;教

师;环境;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16—01

情感管理即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的管理方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注重情感管理,尊重每位教师,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营造氛围,提供良好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教师来说,校园是一种环境,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学校领导氛围都是一种环境。优美的校园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让教师拥有好的心情。一整套切实、有效、可行、赏罚分明的制度,可以不断地鞭策教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管理者的领导水平也是一种环境,管理者和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彼此间的上下级关系,因而在平常的交往中,教师难免会有一些紧张感。作为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这种心理,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平等自然地与他们相处。校长不仅要多用欣赏的眼光接纳每一位教师,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以这种态度影响和帮助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投入工作。

二、学会宽容,发挥个人优势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腼腆,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于美工,有的爱好写作,有的善于教学管理。管理者应对每一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为教师提供锻炼和施展才干的舞台。管理中,对于那些积极进取、富于自信又有点自傲的教师,应表现出管理者的宽容,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流露着传统知识分子的自傲,应当给予爱护。如果在管理中多一些宽容,就会发挥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

三、适度放权,增强教师意识

有管理经验的领导一般都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给予教师充分的自,提供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从另一方面来讲,有进取心的教师,也希望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充分表现,也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

首先,管理者应注重研究教师的这种需要,为其提供充分表现和展示的舞台,满足他们的要求。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师委以重任,使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兼职其他工作。同时,也可向教师提出创造性活动的要求,提出挑战性任务,使其能在职责范围内独立完成任务,让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

其次,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轻形式,重实效,这样可以将教师有限的时间解放出来;同时对于教师的业务提高也有帮助。可以逐渐引导教师将宝贵的时间运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等关键之处,并不断探索、反思,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得到长足进步。

四、合理激励,强化行为动机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当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鼓励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 赞赏。在工作中要注意发现教师的长处,多表扬,多鼓励,以当面称赞、夸奖、书面表扬等形式,对教师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其行为动机。实践证明,用成功去激励教师是最有效的情感手段,这种方法让教师感受到信任,感受到重视,感受到工作成就。

2. 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或物质、精神奖励并用。奖励要根据论功行赏的原则,慎重、准确、公正地进行。通过奖励,使教师的工作行为得到肯定。

3. 参与。参与有多种形式,让教师出席重要会议,并鼓励他们在会上发言;鼓励教师和领导在一起讨论他们的目标与计划,允许他们表达意见、提出报告等等。通过参与活动,使教师有认同感 ,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4. 竞赛。竞赛也是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整个竞赛过程要体现客观、公平的原则。通过竞赛 ,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人人参与竞争,人人机会均等的氛围。

实践证明,采用多种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地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

综上所述,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科学合理的情感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旦教师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人翁,将使教师蕴藏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教师的人格更加趋于完美,其开拓创新的空间也就会更加广阔,学校的管理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对“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幼儿家庭教育误区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