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三季人”

时间:2022-10-12 12:00:47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三季人”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正在扫院子,来了一个身穿绿衣的人。来人问道:你是孔子的弟子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绿衣人说,既是孔门弟子,应该很有学问,我要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年有几季?子贡回答说,当然是四季了。绿衣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两人争执不下。恰在此时,孔子走了过来,问明了缘由,看看了绿衣人,便对子贡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错了。绿衣人听后大笑而去。子贡不解地问孔子,一年明明是四季,老师为什么说是我错了呢?孔子说,你没看见刚才的这个人一身绿色吗,分明是个蚱蜢,他春生秋死,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个季节,根本不知道还有冬季,你和他争论三天三夜都不会有结果。

对这个故事的一般解读是:说话要看对象,否则就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觉得明明白白、本该如此的事,在一些人面前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但现在所面对的情况却比故事中讲的要复杂很多,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对方确实无知,却坚信真理就在自己手中,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和绿衣人一样的地道的“三季人”;一种是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硬把糊涂当作明白的人;还有一种则因利而动,常常是揣着明白当糊涂,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却要根据自身的需要,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如果一定要给这三种人下个定语的话,第一种属于痴人,第二种属于庸人,第三种则属于奸人。痴人虽然可笑,却没有什么主观恶意,可宽而宥之;庸人虽然可气,但本质上也属可怜之辈,可警而觉之;惟奸人则蒙心昧智,见利忘义,实属可憎,必鞭而笞之。

可以想见,孔老夫子当年如果遇上的是这第三种人,可能就不会那样超脱和惬意了,因为这种人并不是不知道一年有四季,只是为了迎合某个领导或某个利益集团或某种个人的需要,因而提出一年只有三季的违背常识的观点,并千方百计地证明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并不科学,只要把每一季延长一个月,就完全可以把四季简化为三季。通过这样的辩论,很有可能将一个歪理邪说,变成一个学术问题,变成可以广泛讨论的一家之言,堂而皇之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只有让房价涨得更高,穷人才能买得起房子;学术论文与人雷同属于正常“借鉴”;有人意外死亡是因为“躲猫猫”;三聚氰氨没有太高的毒性,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中国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电信行业不存在垄断……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固化,各式各样的代言人纷纷粉墨登场,因而也就产生了一批只有利益、没有责任、没有良知、没有是非、违背常识的另类“三季人”,他们都不是“无知小民”,而是所谓的专家学者或官员大亨,他们可以是“三季人”,也可以是“五季人”、“八季人”,成为几季人,完全视情况和利益需求而定。当下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和这些“多季人”的不断涌现不能说没有关系,或者说,他们就是这种社会现实的一类标志和缩影。

而“三季人”的故事,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有益的启示,就是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仅仅拥有一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当的见识,甚至可以说,见识在很多时候比知识还要重要。在这个故事中,子贡与人争执的就是知识和常识的东西,而孔子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化解这场争执,就是因为他跳出了一般的知识范畴,用他深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智慧,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而这样的见识是他的学生们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

《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用它来评点“三季人”故事中的孔夫子,应该恰如其分。事实证明,一个人有了相应的知识,并不一定就会“心明眼亮”,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不断历练,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增长见识,并有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名师指点引导,才能真正成为有能力、有智慧的人。

而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科书中的许多东西与社会现实相距太远,而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近乎僵化和刻板,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几乎都变成了一个个标准的答案。而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必然会无所适从,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况且他们所要面对的,已经不是某个单纯的“三季人”,而是形形的以不同面孔出现的无法确认几季的人制造的各种难题。所以,建议我们的教师不妨学学孔老夫子,在课本之外,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们分析和解读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们对一些现实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认知,把他们从课堂上学到的“死知识”,变成适应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真能力。如此,可能会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有所助益吧!

上一篇: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下一篇:“最难就业年”尤需机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