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时间:2022-10-23 04:30:08

浅谈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摘要:大自然通过结构和装饰显示自己的艺术美,建筑也应如此,而不是依靠建筑师的理性思考来赋予某种风格,作者结合多年的住宅建筑设计的经验谈了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住宅建筑有机建筑设计

1 引言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人对建筑环境中的信息是通过感官来获取的,即“体验”建筑。然而在二十年前建筑物仿佛是简单的,除了极少数的公共建筑外,人们只把建筑物当成避风遮雨,工作休憩的大盒子!从住宅商品房在国内市场上出现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其将从功能知觉向综合感观的逐步演变和完善。事实证明,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到了这个新世纪的初期,中国的住宅建筑风格已经分化成了各式各样的流派。开发商与建筑师的突发奇想,加上传媒的狂炒,“简约”的“精美”的“后现代”的各种标签已经贴上。而初期出现的“罗马风”“欧陆风”,也紧随着大众消费心理的变化,从初期的简单模仿,到中期的符号粘贴,走向了设计手法成熟和制造精细的时期。

2 有机建筑理念的影响

首先,有必要先提一下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有机建筑”其理论的提出是从生物学中借用而来的。所谓“有机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生物体的总称,包括人和一切动植物….,它通过新陈代谢的运动形式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同时“机体同环境有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引领到建筑领域,是指建筑师放弃理性、历史、文化积累的设计模式,重返自然这个源泉,寻求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整体关系。 从历史上讲, 有机建筑指以莱特、沙利文为代表的美国建筑学派。

2.1 建筑是有生命意志的

大自然通过结构和装饰显示自己的艺术美,建筑也应如此,而不是依靠建筑师的理性思考来赋予某种风格。同时建筑的装饰具有独立的表现性和生命力。他们最重要的结论是:“……生命通过其表现形式得到承认,形式追随功能”。 这一点是当初有机建筑得以产生的基点,并寻求与现实的契合

2.2 有机建筑理念的诞生

莱特于1908年明确提出“有机建筑”这一术语,并发表了“有机建筑”这篇影响深远的文章。在以后的文章和讲演中,他反复地进行了阐释。 他曾说:“有机表示是内在的――哲学意义上的整体性,在这里,总体属于局部,局部属于整体;在这里,材料和目标的本质, 整个活动的本质都象必然的事物一样,一清二楚”,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的有机建筑观肯定了建筑诸要素及整体环境的辩证关系,另外,他又把有机建筑解释为“自然的建筑”强调了建筑在环境中的延续性。

2.3 有机建筑理念对当代住宅建筑的影响

中国的当代建筑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但到了20世纪末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建筑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著名建筑事务所的眼光,从前期的规划方案到全过程的咨询质量控制,国外的各种流派都渗透到国内,其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冲击了所有的建筑市场,“有机建筑”理论没有被大多数所提及,但其设计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有机建筑的原理,从建筑的平面.室内设计到立面乃至总体规划设计,都可以看到其中的影子。

2.4 室内设计

住宅是人逗留时间最长的建筑场所,人有60%以上的时间是和家人一起在家中活动,所以住宅更具人性化的要求。 以前,国内的住宅过于规则,缺乏变化, 住宅面积尚不能满足人的基本居住需要;现在,住宅的总体数量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自然会重视住宅的室内室外环境。 对专业建筑设计师来说,深入研究住宅建筑设计是必须和迫切的。从室内方面来说,首先住宅的使用功能虽不复杂,但应做到彼此联系,彼此区分的有机联合。

3 新古典主义思潮的冲击

当今中国住宅建筑方兴未艾,各种流派各种思潮充斥其间。目前商品房消费的群体主力已由最初的首批暴富者转为更具文化品味、良好教育背景的知识型、技术型白领阶层。这些人的审美倾向口味更高、更挑剔、他们所追求的产品风格既要有传统的美感,又要体现时代的科技与精神;既要反映产品的品质与价值。又忌讳粗俗夸张。在我国,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人们在经济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之后,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新古典主义风格就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近年市场选择的新宠。

3.1 新古典主义的概念

所谓“新古典主义”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其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典情趣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17 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 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3.2 新古典主义风格

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同以往简单浮夸的欧陆风情,精致和主题的反复展现,让人有层出不穷的想象和回味,从而带给人们以物超所值的感受。

4 住宅的亲和力

住宅是提供人休憩的居住场所,在满足一定的基本功能了解要求后,人们势必提出更多的想法和愿望,选择不同形式的住宅可以让人了解主人的喜好,住宅不同于公共建筑那样张扬和另类,住宅设计必须体现足够的亲和力。

4.1近中远景的全面考虑

在高层住宅楼的设计中,特别需要从总体的景观效果来考虑,以某花园为例,从方案设计中展示了完成后的景象:其外形的对比和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你可以自豪地指出那里是自己的家,如果你从高架驱车而下,走在古北南路上,来到黄金城道,首先看到的是三段式的建筑立面组合,古典的拱廊符号和幕墙形成了稳重厚实的底部;凸窗、栏杆和面砖形成了清新明快的中段;檐口、金属构架装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头部。 如果你驱车进入花园,映入眼帘的是精致的石材墙面和金属装饰, 墙体的划分完全符合人体视觉尺度,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也通过细小的构件组合起来,既有整体的统一性又有细部的精致感。细部的设计完全消除了高层建筑的巨大体量,随处都体现出一种亲和力,让人感觉温馨和舒适,每次回家都有愉悦的心情,都有强烈的归属感。

4.2 精致建筑体现亲和力

事实证明“有机建筑”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就能创造出典型的城市住宅,住宅建筑首先应体现其实用性和合理性, 然后才有反映社会发展的精神追求。初期的实用性更有说服力,而后来的追求必定会上升至物超所值的感观认知。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能通过建筑的整体效果表现出来。富有创意的立面效果和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始终贯穿在住宅设计中,而且成为了开发商的重要砝码,其所体现出的物超所值的印象能够在历史发展中停留得更久远,更为后人所接受。建筑中的经典代表一定时期的思维形式和审美情趣。住宅所表现出的亲和力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经典的艺术形式必定是精致的,普通人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精致和经典,但他的第一印象却是最重要的,能有最佳第一印象的住宅设计就是有亲和力的建筑设计,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5 总结

多年的住宅建筑设计让我们有很多的感受,住宅设计的研究最终目的是让使用者更好地得到享受,更多地展示时代的特征。人的追求是无限的,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建筑的原型本来就是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有机体的结合,我们要走持续发展之路,让建筑少一些机械的影子,多一些与大自然的亲和,多一些与人的亲和,多一些精致的住宅建筑。

上一篇:配电网电能损耗机理与节能降耗措施探析 下一篇:综述优化居住区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