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针刺疗法与痛觉调控

时间:2022-10-23 04:24:54

中医康复针刺疗法与痛觉调控

摘要:回顾中医康复针刺疗法镇痛神经机制研究进展,分析针刺信号的神经传导通路及针刺介导的神经递质在疼痛的传递和针刺镇痛的调节中的作用。

关键词:针刺;镇痛;中医康复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05-01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痛觉的产生是由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这些有害刺激分布在皮肤、肌肉、内脏和关节的痛觉感受器,通过A -δ纤维和C 纤维传至疼痛中枢(脊髓、丘脑和大脑)。然而,疼痛不仅是躯体受到有害刺激的结果,而且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可影响患者的疼痛程度。

1中医康复与疼痛

疼痛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消除病因、阻断神经的疼痛传导和提高痛阈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感觉和反应,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外科手术、精神心理疗法等,中医康复在疼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刺就是其中之一。针刺用于治病止痛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

最初的针刺是在疼痛的局部取穴进行针刺和艾灸,即《灵枢・经筋》所云“以痛为输”;另外,《素问・举痛论篇》中提出了“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的观点和“寒则热之”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气出于脑”、“制其神,令气易行”,这为疼痛治疗的“调神”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针刺麻醉进一步推动了针刺镇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医康复的针刺疗法在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研究

20世纪50年代针刺麻醉的发现,极大推动了人们在新的水平上从更广泛的范围,应用各种科学方法研究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作用规律、原理,从而开辟了针灸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针灸学、现代痛觉生理学和现在麻醉学的发展[2]。

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主要包括:针刺信号神经传导通路的研究和针刺介导的神经递质释放研究。

2.1神经传导通路:关于神经通路的研究大体分为中枢、外周两种机制。针刺信号和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加工和整合,是中枢神经系统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各级水平的相互作用,脊髓的节段调制和高位中枢的下行调制是针刺镇痛的主要机制。脊髓是针刺信号和伤害信号的初级整合中枢。针刺既能诱发背角痛敏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又可引起脊髓C 传入末梢去极化而发生突触前抑制。故针刺在脊髓水平能产生镇痛效应,其机制既涉及突触前抑制,也涉及突触后抑制。脊髓以上结构主要包括丘脑中央中核-前脑回路-束旁核环路、中脑-边缘镇痛环路、下行抑制系统和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通路。[3-4]

针刺信号的外周机制研究,主要围绕不同的针刺强度兴奋不同的传导纤维展开。电针的强度不同,可以兴奋不同的传入纤维。低强度电针(2V)主要兴奋Ⅰ、Ⅱ类和部分Ⅲ(Aδ) 类粗传入纤维,通过脊髓节段痛整合作用实现镇痛,也有脊髓上机制的参与,其镇痛作用表现出局限性即特异性;而高强度电针18V(超过C 纤维阈值,相当于伤害性刺激)主要兴奋Ⅲ(Aδ) 特别是Ⅳ(C) 类细传入纤维,通过激活脊髓上NRM 痛负反馈调节机制发挥范围广、后效应长的镇痛作用,这种镇痛作用表现出广泛性而无特异性。[5]

不同频率电针冲动的传入,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所介导的。如低频电针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介导的,而高频电针则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介导。

2.2神经递质:众多的中枢递质参与了针刺镇痛过程,如单胺类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内源性阿片多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和其他肽类、乙酰胆碱以及氨基酸类等。其中内源性阿片肽(EOP)、单胺类递质的研究已较为成熟。[6-9]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针刺疗法在痛觉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疼痛信号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调控,并且调节单胺类递质、内源性阿片肽等多种与痛觉产生于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

参考文献

[1]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121

[2]张仁.关于针刺麻醉科研思路的反思.针刺研究.2006,31(6):325-326

[3]蒋奕红, 江伟, 蒋雷鸣, 等. 针刺对吗啡麻醉及镇痛后并发症防治效果观察. 中国针灸, 2010,30(5):403-406

[4]尹梅. 实验动物学关于针灸镇痛机理的研究概况. 中医外治杂志,2012 ,21(2):46-47

[5]陈惠君, 李熳, 陈琳. 电针镇痛的外周机制与皮肤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565-568

[6]陈谨,刘光谱,周春阳.下丘脑β2EP及POMC mRNA的表达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针刺研究,2004 ,29(1):5-9

[7]赵仓焕,邹军.炎症局部注射β2EP和LEK 抗血清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 陕西中医,2002,23(6):569-570

[8]王升旭,洪军,赖新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脊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1):1-3

[9]梁繁荣,罗荣,刘雨星,等.电针镇痛后效应与炎症局部5-HT、NE、DA含量关系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52-55

上一篇: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32例 下一篇: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