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时间:2022-10-23 02:33:35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在很多农村中学中,常常忽视了音乐欣赏课教学。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四个面就如何搞好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夯实基础;学会聆听;分析比较;辅助欣赏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音乐欣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词汇,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情感。

音乐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视,可在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经济落后,教学设备简陋,加上音乐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和教学理念陈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浅薄,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音乐欣赏教学往往被忽视。在不少农村音乐教师的理念中,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课堂上学生并不是认真的聆听音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在做其它作业,根本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喜欢音乐,但不愿上音乐课。

针对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搞好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1 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欣赏技能训练

在一些农村小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开设音乐课,即使开设音乐课,也被语、数等学科占用,好点的也就是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加上教学设备简陋,使音乐欣赏枯燥、单调,这样就使得学生音乐知识缺乏,他们上初中后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减小,因此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也难以理解音乐作品。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乐器都不认识,不能鉴别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又怎么能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体验感受呢?因此需要对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欣赏技能训练,如节奏、节拍、拍子、拍号、调式、调性、常用符号,以及有关的欣赏知识。当然,讲授这些知识应在运用的过程中有机穿行,注意方法,以免将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加强基础训练主要是指节奏的训练。小学六年的音乐课,多多少少学生都在节奏韵律上有些感知。上初中后,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的创编。比如,教师写出各种小节奏型,让学生去用不同的拍号编写出各种节奏型,或用格字式编写出各种节奏,能让学生用不同的拍子,按不同的顺序编出节奏进行节奏韵律练习,或者两人或多人编节奏进行练习,然后让学生来拍击自己编写的节奏,这样训练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效果,并能在训练中让学生懂得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措施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为上好音乐欣赏课完成重要的一步。

2 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使学生学会聆听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也是欣赏音乐和鉴赏音乐的基础,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聆听音乐的习惯,才能谈得上音乐的欣赏与鉴赏。使学生学会聆听,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没有反复的听,反复的鉴别,反复的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讨论,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让学生学会聆听。比如,选择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部分作为倾听的重点,使学生专心倾听,并对这一段音乐产生兴趣。初听全曲后找出音乐的高潮部分,把握音乐的整体结构,让学生闭目静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少讲,让教室里回荡的只有音乐声。让学生跟随音乐的速度或音乐情绪进行体验,可用挥拍、轻哼鸣或选一段学生能演奏的旋律,让学生参与,教师范唱、范奏。或者运用对比性倾听。如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可选择不同风格的、不同的版本的音乐进行对比性的聆听,让学生始终保持聆听的兴奋状态。如让学生欣赏聆听不同的版本的《梁祝》时,感受不同版本的同一作品在音色、节奏、速度、旋律、力度、调式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音乐作品。

3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转迅即逝。因此,音乐的欣赏需要反复的进行,在反复中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掌握音乐的主题,认识主题的对比、发展与变化,辨认音乐的曲式结构等,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音乐的分析最好利用乐谱和简明的图示。

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欣赏教学,可使学生将音乐表现手段与音乐情绪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如将同类的音乐表现手段作比较:音乐的上行与下行;音乐节奏的密集与宽松;速度的快与慢;力度的强与弱;西洋大小调与民族五声调式的比较;调性的转换等,在这些音乐表现手段的对比当中,可以感受、理解音乐的情绪变化。

4 结合节奏律动辅助欣赏

欣赏教学要适应农村中学学生不喜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利用节奏律动来感受、欣赏音乐,这对于感受音乐节奏、情绪等十分有利。节奏律动的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拍手、踏脚、做即兴动作或舞蹈动作等。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会使欣赏教学死板乏味。例如,我们在欣赏云南彝族民歌《跳月歌》时,可以合着节奏轻轻拍手,来感受彝族民歌的活泼跳荡。

总之,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质量,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在大英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机械加工型企业叉车安全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