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AI在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3 02:16:15

浅谈CAI在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新课标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多媒体CAI,它集文学、图形、图象、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使人们能更自然、更“人性化”地使用信息,它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实现新课改倡导的建设性学习,科学探究的学习,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的高效课堂要求。

关键字:CAI 高效课堂 地理教学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再也不能靠挤时间、拼精力、压学生了。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要顺应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前提,必须符合省素质教育40条的规定。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通过改进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来实现。因此,变革课堂教学,建设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是我们近三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应用CAI(Computer-Assi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指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对学习者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制作CAI地理教学课件,给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信息,直观地演示,描述和解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一、创造层面丰富的学习环境 ,激发兴趣,发展非智力因素

利用多媒体CAI电教手段,创设优化的教学情景,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优化的地理教学氛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不断促进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从抑制转向兴奋,对学习地理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在开发智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一课的课前2分钟,我利用VCD播放了“春天里的鲜花怒放”这首歌曲。当学生一进入课室,悠扬的歌声和沙尘暴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来,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当讲到荒漠化的危害时,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沙漠围城,民勤县面临生存危机》的视频资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观看一边让学生不由自主地选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通过视频资料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直观的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产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从而也增强了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计算机与地理教学的联姻是地理教学史上教学手段的一次空前的飞跃,对全面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品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变静为动,强化重点,化解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的基本原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平面图片,静止图片是难以使学生们理解的,多媒体电教技术则有特别的信息处理能力,它能跨越时空限制,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象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将众多学习资料再现课堂上,使地理课中难以理解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变静为动,这样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强化重点,化解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为了使学生明确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必须明确各级不同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DMAX操作系统制作九大行星及其卫星运动的动画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讲授《地球的公转》一节时,为了讲清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产生四季现象,这些问题仅用书中插图和地图册上的平面图难以讲清楚,学生也云里雾里弄不明白,那么采用ANI动画制作课件,使学生能看到黄赤交角的存在,通过地球绕日公转的动画,形象准确的模拟演示,使学生理解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加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实际操作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每节新课讲授之后,教师都应及时安排一些精选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评价检测教学效果,及时获取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设计。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将这些精选习题制作成简单的游戏型CAI教学课件,以动态的图示或图表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完成训练。最后由电脑来对学生所练习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和反应。为学生创造了参与性和竞争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全员参与,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的表现分布,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中国政区图》时,可用多媒体技术编制一套拼图练习,让学生把零乱摆放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廊图分别移到中国空白地图上,并写出省区简称、省会城市、并配以相应的图画、声音、说明填注是否正确,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我国行政区的记忆,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计算机展示的情境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师生共同评判总结,顺利完成由感知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视听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左右两个半脑同时接受加工信息,学生大脑受到及时的强化刺激,加速学生记忆结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是优化地理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它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这一教育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果。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的做法使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较为自然:教材的结合,多媒体的利用和网络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较为完美的结合,无不反映着新课标的宗旨以及新技术时代的召唤。但是,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探索 下一篇:新时代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