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何以可能

时间:2022-10-23 02:10:37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历史价值在于,他用影像的方式再次提出并回答了古斯塔夫・勒庞的问题:乌合之众究竟何以可能?

残垣断壁,残肢横陈。

废墟,暴雨,静夜。一只黑色的大狗穿越镜头,凌空而降。黑狗嘴里叼着一只皮开肉绽、筋骨毕露、全无血色的断手,一束光诡谲地照射在断手上无名指的戒指上,戒指反射着冷艳、哀恸的光芒。

这是俄罗斯电影《12怒汉:大审判》的一个镜头,硝烟未尽,平静中的惨烈令人不敢直视。战争粉碎了一切――国家、城市、婚姻、家庭、爱情、思想、生命,乃至灵魂。

我们还有灵魂吗?还需要灵魂的救赎和自救吗?真理真的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吗?多数人的民主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民主?在《12怒汉:大审判》中,俄罗斯天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试图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45年出生于莫斯科艺术世家,父母是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真诚、厚重、深沉,带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原始和粗犷。《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爱情的奴隶》、《一首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欧布罗莫夫》、《五个夜晚》、《亲戚》、《没有证人》、《黑眼睛》、《西伯利亚理发师》、《愚蠢的肥兔子》……诞生于1994年和2010年的《毒太阳》和《毒太阳2》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坚实地位,他甚至被誉为“俄国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12怒汉:大审判》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12怒汉》,却几乎看不到改编的痕迹。后者讲述的是炎热的夏天涉嫌杀父的贫民窟男孩,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聪明地将故事的情境放置于车臣战争的背景之下,使得影片更加生动、悲壮,对人性的开掘更加具有史诗的意味。演员出身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善于经营影像,用出色的画面叙事传情。

这部完成于2007年的电影堪称俄罗斯当代电影的一部杰作,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成功地展示了顽强坚韧、锋芒毕露的俄罗斯文化性格。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车臣战争中,一个车臣男孩的双亲死于战争,他被一个俄罗斯军官收养。后来,养父母突然被人杀害,车臣男孩作为第一嫌疑人,被指控谋杀。为了证明事件的真伪,十二位来自不同职业、此前素不相识的人组成陪审团展开了讨论。他们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有可能决定男孩的命运。提醒各位看官注意,为保证审判的诚实公正,这十二位审判员是随意抽取并组合在一起的。在这个类似于乌合之众的陪审团成立之初,每一个陪审员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履行职责,他们不由自主地相信检察官的职业判断,他们急着想要完成的,就是将这一件走过场的审判赶紧结束。这一刻,车臣男孩不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仅是一个被抽干、符号化的判断。

人证、物证、作案动机、杀人工具、行凶时间,一切线索似乎都很清晰,检察官举证车臣男孩,按照司法程序,陪审团投票认可,按照大多数原则,这个男孩就要受到极刑,毫无疑问,陪审团几乎不约而同地认定这个男孩有罪。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物理研究员站了出来,投了关键性的反对票。“对于一个生命,我们是否有权如此草率?”出于本能的疑惑,他提出最初的质疑,恰恰是这质疑唤醒了其他人内心沉睡的良知,将所有人拉入到集体责任之中。在随后的辩论过程中,十二位陪审员开始真正直面、认真分析这桩案件,一个个开始相信车臣男孩的无辜。这是一个冗长却并不乏味的过程,每个人都开始回忆自己的故事,然后从自己的故事中去努力体会别人的情感与现实,让人性与责任从沉睡中唤醒。这是一场审判,十二位审判员在决定男孩命运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个故事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一个简单的故事外壳中装载重重叠叠的细琐生活和微小故事。最大的故事――陪审团辩论发生在一个临时体育场,大多数镜头都集中在这个并不宽敞的室内。由十二位陪审员的交流、冲突、劝解、对峙、妥协、争锋从而延宕出来的所有剧情、他们复杂的人生和人性,都是以室内对话为背景。镜头短暂的穿插和闪回仅仅限于几幅象征性的战争画面、男孩被杀的现场、男孩在监牢里跳舞的场景。无疑,这对导演功力是个考验,而这部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恰恰是导演以纯粹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力量。在长达150分钟的电影里,十二位陪审员的性格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导演对每个人动作和表情的细致入微的设定堪称完美,紧张和张力贯穿始终。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努力表达的,是人性的沉沦,同时努力唤醒的,是人性的复苏。现代社会的疏离和隔膜,让每个人对彼此的命运漠不关心,恰如萨特所说“他人就是地狱”,冷漠、隔离、陌生有意无意地导致了人性的集体沦陷。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一个十二位陪审员人性集体复苏的故事,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高潮恰在不期然间出现。不要忘记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还是位优秀的演员,在这部电影中,他饰演了陪审团主席。在电影的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他将主席放在镜头的角落,甚至他的座位时常游离于镜头之外。就在十一位陪审员达成一致,认为车臣男孩无罪之时,他却站起来,以最有震慑力的理由历陈男孩何以有罪。剧情再次跌宕起伏,同时也将故事的深刻内涵向更深处开掘。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辩论背后更加惊心动魄的车臣战争,这是电影得以拓展的宏阔的背景。

车臣战争是指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及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车臣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民族因素。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996年8月停火,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9年8月至2000年2月,俄罗斯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获得胜利。

两次车臣战争的发动者是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与普京,宗旨都是为了维护俄罗斯的统一,防止车臣地区从俄罗斯版图上分裂出去,结果却大不相同。在普京的铁腕之下,车臣分裂势力得到了弹压,但车臣的恐怖活动依然频繁。两次战争导致数万名官兵伤亡,数十万无辜平民死亡,一时间,俄罗斯和车臣百姓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

在这种背景下,影片巧妙地暗示了法庭上由于人们的主观因素可能导致的判断失误,将民族矛盾纳入影片的体系中,无形中也提高了审判结果的高度。

我们不难理解陪审团主席所做的有罪陈述。他说,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车臣男孩是无辜的。但是必须得判他有罪,因为男孩的亲生父母在战争中已经死去,养父母也被人杀害。给了他自由,他却无处可以投奔,这无异于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监狱可以说是他在目前的境况下最安全的地方。陪审团应该先宣判其有罪,再去捕获真凶,只有这样才能给男孩真正的安全和真正的自由。

陪审团主席其实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命题:人性复苏的陪审团有没有责任和能力救助这个濒临绝境的男孩?陪审团陷入新一轮讨论。在激烈的争论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应判车臣男孩无罪,至于他日后的生活,应该由他自己去选择。

影片以这样一句话结束:“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过法律呢?”故事的结尾同样开放大胆、充满正义:担任陪审团主席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站了出来,决定去救助车臣男孩。但是,大家想知道的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在良知沉睡的时刻、在每个人都难以自保的氛围中,陪审团主席如何以一己之力,救助生命?这是留给观众的问题,也是留给世界的思考。

《12怒汉:大审判》提出了一个令人反思的问题:集体表达与乌合之众的伦理法则。这不仅让我想起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所着力描述的大众心理的产生与运行、充满变数的大众非理性的心理世界。这部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勒庞经验性地探讨了大众心理的产生与运行,有力地展示了大众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心理世界。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历史价值在于,他用影像的方式再次提出并回答了古斯塔夫・勒庞的问题:乌合之众究竟何以可能?

上一篇:科特·柯本逝世二十周年“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 下一篇:政改主将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