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闹剧

时间:2022-10-09 10:43:49

德国电影《浪潮》由甘塞尔执导,于2008年上映,一上映便引起了影评人以及众多学者的强烈反响,影片是根据1967年的真实故事“第三浪潮”改编而成。它讲述了一个高中教师利用几天的课堂试验的时间,带领学生体验并参与组织起一个小型的极权组织,并利用实际的行动向他们展示极权组织的种种状况。与真实故事不同的是,电影《浪潮》以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悲剧结尾告终。笔者看来电影《浪潮》是一个实验,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聚首,更是一曲极权主义葬歌。

通过与对电影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浪潮”组织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领导者,第二类是被领导者,还有一类则是被“浪潮”所排斥和驱逐的异类。也正是由于这三类人群才上演了一场“乌合之众”的闹剧。

一、失落的“英雄”

恰如冯克利先生在为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序言中写道的:“缺了英雄的群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算是一些朝生暮死的‘群氓’。”(《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庞勒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浪潮这个小群体,也正是因为一个“英雄”的存在才会逐渐发展壮大,甚至一发不可收拾,文格尔先生是影片的主导人物也是浪潮组织的建立者,学生们以他为中心甚至奉他为神一般的领袖。只是在笔者看来,“浪潮”的建立者文格尔先生只能算是一个失落的“英雄”。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笔者以为,文格尔先生的出身背景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已经明显的表现出他是一个对学校甚至社会充满偏见的老师,这种偏见中可能还暗含着某些报复性心理。导演在拍摄影片时似乎有意规避了关于文格尔先生的身世背景的交待,但是片头呈现出的这一切都是在给主人公以身份的暗示,他是一个叛逆者。同时通过文格尔先生与妻子的对话我们也能得到关于他身份的一些信息,他是低学历不入主流的体育老师,爱好政治,与学校里其他老师有摩擦,并且郁郁不得志。这说明他其实就是学校这个大群体内的一个边缘人物。可以说,“浪潮”的建立已经带有了极强的主观色彩和偏见成分。

偏见也许不是导致成立“浪潮”的最终原因,但是带有偏见的“英雄”在建立“浪潮”之初就带有了某些偏执、反抗意识,并且使其成员的自我意识在一种畸形的状态下被挖掘出来。无疑,文格尔先生是“乌合之众”的“英雄”,只不过他在正常秩序的社会中是那么的不起眼甚至不被主流所接纳。

二、“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本是勒庞研究群体心理的一本著作,笔者在此引用来形容电影《浪潮》中的学生参与者群体,或者说是被支配者。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群体是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的人群集合体。组织是一种社会内部关系的结构或体系,是权力的表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群体和个体是社会组织下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浪潮也经历了一个由群体到组织的演变过程。浪潮在成立之初仅仅是一个小型课堂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这个群体有了领袖,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有了制服,有了名称,有了标志,浪潮也因此发生了剧变。

在“浪潮”中,主体是学生群体,他们是这个组织的主要力量,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呈现出以下几点整体特征:

他们从合作行动中得到了空前的一致与满足,从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更加依赖“浪潮”。影片给观众展示了这样一个场景:所有的学生在文格尔先生的带领下一起踩踏地板,整齐划一,导致楼下的老师无法上课。在这一场景之后我们发现“浪潮”的向心力和规模便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事例很好的提供了一个群体互动的范本。在踩踏过程中,成员们在竞争行为中展开合作,同时也相互妥协相互让步,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并且更为依赖“浪潮”。

一个群体的建立离不开群体规范的建立,“浪潮”也是如此。他们统一着装,统一手势,统一标志,甚至统一思想。这给本来就单纯且心智尚未成熟的乌合之众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把他们拴在“浪潮”的周围。同时,他们还排除异己,给那些在浪潮看来是异类的人以别样的待遇,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浪潮”正在一步一步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浪潮”就是在一个偏执的人的带领下,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高中生在种种群体手段的影响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这不仅仅是对于纳粹的暗喻和讽刺,这更是对无知的“乌合之众”的一种生动展示。

三、无奈的异己

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浪潮”并非没有阻力,“乌合之众”当中也并非没有清醒者,比如卡罗,似乎卡罗的出现就是为了拯救这个“浪潮”,拯救这群无知者。然而,卡罗是个清醒者么?或者说卡罗是个主动发觉“浪潮”即将失控的拯救者么?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个无奈的异己。

首先要说的是,卡罗本身也是群体的一员,跟其他人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跟其他人一样选择了关于独裁的选修课。只不过跟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在文格尔先生要求统一穿着白色衬衫的时候,卡罗觉得自己穿白色衬衫并不好看。当卡罗发觉在课堂上只有自己没有穿白色衬衫,并且因此自己的言行不被“领袖”认可,被群体(参照群体)里其他成员所忽视的时候,他开始感受到了群体给他施加的压力。

与其他成员不同的是,在群体压力面前他选择了反抗而不是妥协。而他选择反抗的真正原因是他理智清醒的分析判断还是仅仅处于一时的冲动甚至是报复的欲望?笔者更倾向于后者。虽然不得不否认,随着故事的进展,卡罗确实认清了事情发展的趋势。但从动机的角度上来看,卡罗的反抗并非自觉的反抗,更多是的出于无奈的甚至带有报复性心理的反抗活动。

在影片中学生群体甚至领导都在默默的注视着“浪潮”,但没有人提出异议,任随其发展,直到悲剧的酿成大家才幡然醒悟。卡罗的反抗,是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唯一的阻力因素。而这仅存的唯一的反抗的出发点仅仅是出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高中生的报复和无奈。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浪潮》给我们提供了一副生动的集权主义的画卷,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中“乌合之众”的形象描摹,并且对于这场闹剧注入了导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这正是对于电影本身的探索与分析,才可以更多的激发观众的想象与思考,让人们去探寻更多艺术背后的东西。

上一篇:优化分组学习效果措施探讨 下一篇: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