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时间:2022-10-23 02:02:53

浅谈新时期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班主任是学生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教育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这一目的能否转化为班级的指导思想。学校、家庭、社会影响能否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总之,要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成为新世纪有用的新人,是离不开班主任教育引导的。所以要求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有如下几种基本素质。

一、身体素质

班主任的工作很忙,也很复杂。除了承担一部分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兼做其他的工作。如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开班会、组织劳动、家访等,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难以高质量的完成任务。班主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潜意识中的榜样,是一种无声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知识素质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既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除了具有对教育学生的热忱外,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1.必须通晓中学教育中各门学科的知识。因为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核心,班主任的知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果班主任能较全面地解决,学生对这样的班主任定会肃然起敬。那么,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就很高。反之,如果一个班主任孤陋寡闻,知识狭窄,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定会失掉威信,班主任的工作就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2.必须具备活动的知识。班主任实施的工作,除了知识教育,品德教育外,还有组织和指导学生实施班级活动的任务。这些活动的内容、形式是丰富的。如主题班会、联欢会、知识竞赛、体育活动、春游、墙报等。开展好这些活动,要求班主任必须有丰富的活动知识。班级活动和学生生活才会有声有色,生机勃勃,既有趣味性又有感召力。

3.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理论修养,并掌握一定的医药、救护、法律、交通等方面的知识。

三、思想素质

班主任的工作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具体细致的工作,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甚至性格的陶冶。班主任在完成教育教学的同时,不仅要教会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而,班主任思想素质的优劣,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好的塑造学生的班主任,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具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为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对改革开放方针的深刻理解。其次,班主任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带头人,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班主任必须认真对待班级的大小事件,处理好每一件事。再次,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基础,学生只有感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无私真诚的爱才能开启心扉,班主任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在学生心灵上产生巨大的感化力。同时班主任还应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竞争意识,能随时进行自我更新,不甘停滞,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具有开发的眼光,不断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和知识来充实自己。

四、能力素质

一个班主任的能力强弱,是关系到班主任能否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和保证,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多种能力。

其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班主任的观察力是认识学生的起点,是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眼睛,是获取学生信息的基本途径。

其二,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个班主任要想把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背景条件、兴趣、性格的学生组织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抓好班级核心的组织建设。因为一个好的班集体核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助手。其次要抓好班集体的组织建设,如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建设。第三,要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和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班集体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第四,要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制定,结学校、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班级的规章制度。使学生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使班级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场所。

其三,活动能力。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大多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开展的学生生活。各种活动对班级影响都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班主任必须很好地策划、组织、编排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尽量使每一项活动都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给每个学生都创造发展自己个性的机会。

其四,协调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着很多因素相互交织作用在一起。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它们之间缺乏协调,将会使班级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就无法实现班级集体乃至个人的目标。因此,一个班主任协调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和要求,转化为学生能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五,教育感化能力。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思想品德面貌,兴趣爱好,气质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须通过自身的积极影响,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好学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追求目标和远大志向。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并及时予以转化和矫正,引导他们向正确的轨道发展。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有较强的教育感化力,才能在班级教育管理中不断矫正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加强后进生的转化,改善班风,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激趣导入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