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

时间:2022-10-23 10:34:53

浅析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

摘要:保障人权已成为司法制度改革的主题。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当事人之首,其地位和权利保障如何,不仅直接体现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程度高低,而且反映出国家的诉讼程序公正与否。所以,在司法制度改革中,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制度。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虽从保障人权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作出了规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不充分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出来。

关键词: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刑事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99-02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因此而参加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这些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提出反诉的反诉人。

一、现行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缺失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虽从保障人权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作出了规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不充分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出来。

(一)被害人缺乏对案件的充分知悉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人参与刑事诉讼,并享有一定的知悉权,但仅限于公诉阶段,至于在侦查阶段的有关案件情况通常是很难知悉的。此外,法律并没有赋予被害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因此对于没有能力聘请诉讼人的被害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其并没有享受到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等的权利,仅能依靠公诉机关对被告人进行指控,难以真正发挥诉讼当事人的作用。另外,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书副本送达被告人,缺少送达给被害人的规定,致使被害人对公诉机关追究犯罪的诉讼活动并不清楚。此外,实践中的一些不规范的做法也会使被害人的知悉权受损。例如,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判决下来后要将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但在一些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当判决书制作完成后,法院往往忽略了将判决书向被害人送达,从而剥夺了被害人对诉讼结果的知悉权,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缺乏法律规定或规定不具体,司法人员很难掌握在何种程度上保证被害人的知悉权。

(二)法律没有赋予被害人上诉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人及其法定人有上诉的权利;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人仅对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有上诉的权利;被害人及其法定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因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使被害人对犯罪的追诉权受到一定限制。造成被害人与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差异,不利于被害人完全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被害人申诉的条件过于严格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虽赋予了当事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对生效判决的申诉权。但其规定被害人申诉而引起法院重审的四种情形,对于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证明“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两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往往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就能够杜绝,而“有新的证据证明原有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和证明“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枉法裁判”两项,由于被害人所处的地位,使其很难搜集到所需的证据,因此,通过申诉启动重审是极为困难的。

二、构建和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上诉权制度

上诉权是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上诉权的权是不完整的。自一审判决送达至上诉期满,审判还没有结束,当事人应有继续发动诉讼,请示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权利。可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设立被害人的上诉权,只是规定被害人可以请示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中,自诉人、被告人及附带懂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分别就刑事或附带懂事诉讼部分具有上诉权,唯独被害人没有上诉权。在公诉案件中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必要的:在公诉机制下,按照初始的设计,公诉人即代表国家和社会,也代表被害人,但在某些情况下,公诉人并不能完全地代表被害人,所以立法上才赋予被害人当事人地位,否则,赋予其当事人地位就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权益已为检察机关代表了。就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因认为被害人的损害不很严重或其他原因而不行使抗诉权的现象是存在的。正因为被害人遭受了犯罪行为的侵害,是犯罪行为的具体随受者,使被告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所以,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就十分必要。

(二)确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精神损害,是指公民因自己或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亲属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或人格尊严受到他人的不法侵犯而遭受的内心的痛苦或精神的折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对于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赋予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必要的。因为由于被告人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的被害人得不到精神损害赔偿,而被告人,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被告人或者服刑期限较短的被告人,却逃脱了依法应承担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这对被害人是极不公平的。

法律救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的必要性:(1)是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的需要。现行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对被害人因侵权而遭受的精神损害的不同规定,导致同一侵权结果越严重(侵权人涉嫌犯罪),侵权人的赔偿责任越轻,受害人得到的补偿越少的不正常现象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存在违背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和平等原则,有损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不符合我国法治建设的要求。将被害人由于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纳入刑事法律的救济范围,确立刑事被告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准许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附带民事诉讼,既是刑事法律进一步科学化的需要,也是维护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内在统一的需要,更是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的需要。(2)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法律本身就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产物。从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到国家制定法律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再到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同时,判令犯罪分子承担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法制的进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刑事法律确认和保护被害人的精神权益,确立被告人对被害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可以抚慰被害人,教育惩罚侵权人,引导社会努力形成尊重他人人身权利、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更加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确立国家补偿制度

刑事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有些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解决,更多的则是附带民事诉讼所不能解决的。犯罪导致的被害人死亡、伤残及其他经济损失,往往因犯罪人无力赔偿致使被害人承受无限期的被害延期。目前,我国尚无有关对被害人实行国家补偿的立法,因而,被害人获得补偿尚未得到法律和制度化的保障。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那些无法从加害人那里赔偿的被害人,许多国家建立了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该制度最初始于新西兰,其后为许多国家所确认。我国也应借鉴国外立法实践经验,建立符合我国的补偿制度。

我国的经济水平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被害人补偿制度,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就业保障。根据被害人的具体情况保障其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使其可以通过劳动解决生活问题。第二、税收减免。由于被害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可能有劳动能力降低或其他方面的不便,使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无法像原来一样取得生活来源,税赋上的减免有助于他们度过难关。第三、费用减免。这种减免不公针对被害人本人,还涉及须由被害人抚养和赡养的人的交通、通信、就学等费用,这样可以使对被害人的补偿由单一的国家补偿转化为社会力量救济,减轻被害人及家人的生活负担。第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特殊照顾,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这种照顾体现的不是对被害人的同情,而是义务。

参考文献

[1]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2]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

上一篇:农村弱势群体现状分析与政府的对策 下一篇:浅论包庇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