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的“多赢”效应

时间:2022-10-23 09:55:24

走基层的“多赢”效应

“8月7日,我们在大同养鸡场购买了140只鸡苗,准备发放给14户困难党员和群众,鼓励他们发展家庭养殖,增加‘造血功能’……”这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统筹委副主任刘然的“民情日记”上的一段文字。5月以来,青白江区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在“挂包帮”活动中实施“双五百工程”,凸显了“机关干部转作风、基层党建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多赢”效应。

新舞台上开创新天地

作为祥福镇东方村和华家村的党建指导员,区农发局调研员李明金感触很深,“当上党建指导员就如登上了一个新舞台,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劲,但是责任和压力也很大。”近来,李明金在农村驻扎的时间越来越长,党建综合示范点打造、分类升级、新型小区入住筹备等工作都很考“手艺”。李明金和东方村村支书赖华培一道,将村务、组务和财务制成“明白册”,发放到户,实现“一户一册”,真正做到“村组财务顺民心,群众监督干部清”。

在“双五百工程”中,青白江区共选派84名区级机关、街道调研员,乡镇享受正副乡级待遇的干部为党建指导员,分别联系1—3个村(社区)和“两新”组织,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截至目前,青白江区84名党建指导员共走访农户2500多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326条,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解决难题120个,促进了农村和谐和企业发展。

不送米面不送油,恰巧送来及时雨

福洪乡胜利村是传统农业村,农民的收入来源还是种植养殖,如何解决发展问题,成为困扰村“两委”的老大难问题。区国土局土地开发整治中心主任万千挂职胜利村党支部副书记后,用一个月时间走村入户了解村情,并形成了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胜利村地理位置优越,完全可以整合土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种养业,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并将整合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万千的思路得到了村“两委”的认同。“万主任来了,没有给我们带米面油,而是给我们找出路,这真是给我们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老百姓充满了期待。”胜利村党支部书记刘欢高兴地说。

据了解,青白江区共有180名区管党员后备干部,分别挂职村(社区)或“两新”组织副书记,重在帮助挂职村(社区)谋划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引进一个好的产业项目,帮助挂职“两新”组织对照“五有五服务”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

上一篇:帮在点子上 扶在关键处 下一篇:“四川完全可以打造一个中国的格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