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在点子上 扶在关键处

时间:2022-08-12 06:01:38

“组团帮扶”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已经推行了9年时间,9年间,龙泉驿区先后从区级机关派出帮扶干部828名,投入帮扶资金5.05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帮助被帮扶镇乡农民年均增收550元,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长效机制,让帮扶落在实处

“组团帮扶”对传统帮扶形式最大的突破在于,打破单位一对一帮扶,力量不均衡,帮扶不全面的局限,促进了优质资源向基层一线聚集,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共同体。

龙泉驿区将全区76个部门和条件好的5个乡镇街道分成7个镇乡帮扶团队,平均10—14个单位对口帮扶1个山区镇乡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镇乡。再从对口帮扶单位抽调10—18名年富力强的干部作为帮扶队员,覆盖被帮扶镇乡各村,确保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常驻队员。近年来,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龙泉驿区还组建了5支专项帮扶队进驻2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机关党员干部与新市民结成968对“1+1”帮扶对子,大力开展以新市民教育为重点的各项帮扶活动。

区委连续9年下发帮扶工作方案,定目标、定责任、定项目、定团队、定时限,将组团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区目督办、帮扶办制订具体工作考核评价细则,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帮扶工作网络。

转变作风,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想干事的,基层就是阵地;能干事的,帮扶就是舞台。”这已经成为龙泉驿区各级干部的共识。

多年来,龙泉驿区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选拔使用干部,鼓励干部到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矛盾较多的基层一线工作,让机关干部参与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工作、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及土地整治等农村繁杂工作,实现帮扶工作和锻炼干部的“双丰收”。

针对“三门干部”较多,部分机关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了解基层苦衷,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龙泉驿区以组团帮扶为载体,切实加大城乡干部交流力度。9年来,67名帮扶队长挂任所在镇乡党委副书记、443名队员挂任村支部副书记、435名队员挂任村主任助理。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促使机关干部自觉转变了观念,学会从群众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

经过严格考评,9年来共有70余名年轻优秀后备干部被选拔到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重要岗位任职,有365名帮扶队员被选拔为各级后备干部。

(作者系龙泉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党校校长)

上一篇:把阵地建起来 让阵地活起来 下一篇:走基层的“多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