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策略

时间:2022-10-23 09:50:56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策略

摘 要: 成长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环境下的新一代“90”后独立学院学生拥有自己的特点:虽然家庭条件优越,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但其入学成绩相对偏低,普遍存在理想失落和心理落差;尽管独立性较强,但缺乏自律意识;虽然个性化较强,但集体意识较差;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院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采用有效的学生管理策略,如以生为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质量为生命,采用多样化教学管理策略;以发展为中心,实行刚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合作为手段,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互动式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特点 管理对策

独立学院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1]。它是依据新的体制举办的二级学院,是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2008年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颁布,不仅规范了独立学院的建立程序,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其快速发展。新时期为促进独立学院的内涵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高校管理者、一线教师积极研究新一代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以期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与时代和教育同进步,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的新一代“90后”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呈现出与其他普通本科生不同的特点,他们入学成绩虽低,但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社会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自我意识、独立性较强,但缺乏自律意识;个性化较强,但集体意识较差;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1.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根据国家规定,独立学院的学费收取实行准成本收费,每名独立学院学生每年学宿费要在万元以上,是普通高校学生的三至四倍,如2006年8月《湖北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一般本科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0000元[2]。一般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才有能力送孩子到独立学院就读。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大部分独立学院学生从小便接受过特长教育,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接触社会面较广,内在潜力大,社会活动能力强,适应社会环境较快,综合素质较高。

2.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偏低,普遍存在理想失落和心理落差。

独立学院学生招生批次为本科三批,招生分数一般要低于本科二批50分左右,有些地区甚至本科二批和三批的分数相差近100分。如2011年湖北省本科二批的录取线,文科是507分,理科是517分,本科三批的录取线,文科是430分,理科是410分。独立学院中的学生大多从小生活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生活条件下,人生选择定位较高,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毕业于重点高中,身边的同学朋友较优秀,因而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不甘于落后,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但普遍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起点偏低,思想上总是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不能正视高考成绩,高额学费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常常会出现回头看、自怨自艾的情况。一些学生入校后,脱离高中阶段严格管理,奋斗目标出现空白,心里充满失落和压抑,有意放纵自己,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

3.独立学院学生独立性较强,但缺乏自律意识。

独立学院新一代“90”后新生在心理上追求人格独立,在生活上追求自身的特立性,在感情上追求交往的自由性,在社会实践上追求个人价值。然而,独立学院学生自律性差,生活没有规律,用于上网或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较多,与人交往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散漫,心态浮躁,有立志却无恒志;自主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树立积极的自我控制意识,关注个人能力和利益,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集体活动视为多余。

4.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化较强,但集体意识较差。

一方面,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从小生活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生活条件下,自小接受良好的特长培养,大多数学生的艺术特长较好,擅长声乐、体育类项目。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人生定位较高,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不甘于人下,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但常常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意识较强,比较注重张扬个性,关心与个人有关的事情,缺乏合作精神,嫉妒心强,不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如何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冷漠、敌意之情,心理较脆弱,人际关系敏感。

5.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到大学学习和奋斗目标的改变,让学生形成了重能力轻知识的学习观――“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在学业上出现“放松自我,挑战老师”的失范行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中大声喧哗、吃零食、敷衍作业、考试作弊等[3]。独立学院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普遍对于学院的团委、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组织活动能力较强,灵活性较高。某些学生在大学期间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例如,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做兼职的高达80%,毕业以后,独立学院学生能够很快适应职场、适应社会。

二、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策略

1.以生为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学生入校后,因入校成绩带来的自卑情绪,因学习目标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因校园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心理压抑,因集体意识较差带来的价值观的偏差,因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焦虑等心理问题,学院应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发挥学院内一线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的作用,增强教师教学的教育性,特别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和团体竞赛,学院内的行政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心理指导机构、就业指导部门员工要积极走出办公室,走进学生生活,对其进行及时引导。

2.以质量为生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管理策略。

独立学院要树立“以质量为生命线”的思想,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个性化学术性事务管理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个性突出、重视个人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采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评制度;依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制订个性化选课计划,实施学生跨专业和跨系部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的第一现场,任课教师不仅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案例或情景教学研究方法等多样化教学模式,而且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新颖性”和“幽默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3.以发展为中心,实行刚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管理方式。

实现独立学院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化、独立性较强、自我意识较强,但自律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淡薄的特点,在对其学习和生活的管理策略上,采取刚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刚性管理即加强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考风考纪管理和学校奖惩的管理,杜绝学生的校园失范行为(如网络、学习、恋爱等“失范”行为),规范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湖北某高校建立“一日生活规范制度”和“六率”项目,即早起率、晨读率、上课率、晚自习率、按时就寝率、文明宿舍达标率等项目。弹性管理即给予学生合理和适当的自由,增强管理的灵活性,如课程作业中“规定时间内的弹性时间安排”,即“外方内圆式”的管理方式,亦如综合素质考核中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等,以期展现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4.以合作为手段,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互动式的合作模式。

独立学院中的多数学生虽然个性突出,独立意识较强,但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较差,难以管理;尽管其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和个人能力提升,但因其涉世未深,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易受社会不良习气和不法分子的侵害,仅仅依靠学校力量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是不够的,亦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学校加强与学生家庭和学校所在社区(地区)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建立互动式“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模式,如组建“家庭―学校―社区”委员会,实现学生管理的高效率。建立家长信息卡、社区形象卡、高校学生成长卡等,向家长反馈子女在校表现,并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希望,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在向社区或地区展示学生能力的同时,向学生输入社区文化和人才需求规格,促进社区和社区的共同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2008-02-24.

[2]湖北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鄂价费[2006]183号),2006-08-29.

[3]孙荣.低年级大学生校园环境适应性问题和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3(12):152-153.

上一篇: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下一篇: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