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3 09:21:3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摘 要:本文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外部因素三方面入手,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工具,对高校旅游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受学生、教师、外部因素三方面的共同影响,其中教师因素对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外部环境的间接影响,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最小。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旅游课程 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45-02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旅游业呈上升态势,旅游专业成为热点,高校旅游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我国高校的旅游专业跨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在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课程教学的效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因此,加强教学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构建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以期为改进高校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研究者们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其中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是研究者们公认的指标,因此本文主要选取这三大指标构建模型,并分析其对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诸多研究者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本文设计了“教师的态度”“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能力”三个变量指标。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一)“教师因素”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正向路径影响

学生因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因素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否预习、注意力、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总结归纳为“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态度”三个指标来测量对旅游课程教学效果的间接影响。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假设。

(二)“学生因素”对“教师因素”有显著的正向路径影响

外部因素。除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外部因素也起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本文将外部因素归纳为“家庭因素”“旅游局因素”和“资源因素”三个指标。

(三)外部环境对学生因素有显著的正向路径影响

(四)外部环境对教师因素有显著的正向路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与其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如图1。

图1 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三、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文设计了高校旅游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问卷一共36个问题,包含了上述“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外部环境”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采用五级量表形式。本次调查采取实地发放问卷形式,将问卷发给内蒙古地区三所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以SPSS17.0为工具,借助克隆巴哈系数(Cronbach’α)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总量表α系数达到了0.954,各分量表α系数介于0.827~0.904之间。同时KMO和Bartlett 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表明,总量表的KMO值为0.920,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结构方程拟合

本文采用 AMOS21.0对模型进行拟合,输出路径标准化系数及模型如图2所示。

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拟合度,选用规范拟合指数、比较拟合指数等较常用的模型拟合指数来衡量,其中NFI值为0.923,TLI值为0.975,CFI值为0.980,RMSEA值为0.042。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指标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从整体上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测定模型整体拟合度后,对各路径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因素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系数为0.80;其次是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对教师的影响系数为0.61,对学生的影响系数为0.81;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系数最小,为0.344,通过影响教师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旅游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传授者对旅游课程教学效果影响最大;外部环境产生次要影响,学生因素相对于前两个因素影响效果较小。基于上述数据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以及责任心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丰富自己的阅历,从能力、素质和态度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亲身经验体会,通过图片或视频与学生进行分享,还要做好备课工作,搜集最新旅游动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它包括家庭、资源和旅游局。家庭要培养孩子强烈的学习意识,提高对孩子旅游课程的学习的重视,不断督促。对于旅游局来说,应该提供更加合理、更加优厚的待遇,尤其对于偏远地区,关注旅游人才的培养。如果旅游局的政策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一定会学好专业知识,不断创新,做好旅游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3)学生是高校旅游课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因素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间接影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自己的亲身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参与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月锋,李正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课堂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以经济法课程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5).

[2]彭秋发.影响当前高校教学质量几个因素的再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3]柴志贤.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4]周琨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5]张文玲.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