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创新腾巨浪 教育“孤岛”走泥丸

时间:2022-10-23 08:45:41

应用创新腾巨浪 教育“孤岛”走泥丸

主持人:CERNET华北地区北京大学网络中心主任张蓓

虽然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最初的快速成长期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阶段,但是教育信息化现在仍然处在青少年时期。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教育政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曾德华

观点:现在很多学校的应用系统各自为政,虽有网络,却没有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由此形成数据重复录入、用户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使教育系统面临困境。

点评:造成“孤岛”的原因主要是各个厂商提供的应用与服务缺少互操作能力,不能够共享信息和交换数据,各种应用软件把各自的数据锁在“数据坟墓”中。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黄达武教授

观点:教育信息化成熟要有几个标志,我认为第一个标志就是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制。

点评: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需要领导的重视,所以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其次,还要做好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教育信息化应该分步实施,逐步往前推,规划很重要。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张虹波

观点:教育行业缺少经费,这就需要灵活的建设方式,“后付费”形式的政府采购实施方案就是一例。

点评:北京教育网络创新了资源运营模式,像在北京教育资源网及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项目中,他们建立了集中的资源检索和集散环境,以提高资源传播速度与效率。创新带来效益,创新同样带来成绩。

人民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顾涛

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流的需求调研,永远不可能做出一流的应用。细节决定成败。

点评:在“数字人大”的建设过程中,对需求深入细致的把握以及对应用的重视,使得人大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信息化本意在应用,因此不仅强调建设,更强调应用。

案 例

戴尔建设北京大学智能网络

登录“研究生教育招生网”,输入个人信息、报考院校、报考专业并在线支付报名费,弹指间,你已完成所有报名手续,即可全身心投入备考了。2003年金秋时节,借助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开发并管理的这套先进的研究生报名系统,全国280余所招生院校和数万名考研学子共同拥有了一次轻松愉快的报名体验。作为这一系统的设备供应商,戴尔也同样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在计算中心机房内,多台戴尔服务器当起了连接北大校园网与Internet和CERNET的网关。其中,4台型号为PE1650、PE2550、PE2650的戴尔服务器分别承担了IP网关认证和网关控制工作,1台PE4600用于网关控制的系统备份。它们的稳定运行确保了校园网对4万多名用户的访问权限和资费标准及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实施精确管理。(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北方区高级系统组经理郭鹏)

精彩言论

微软通过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加速普及信息技术,“携手助学”项目从中西部开始,尽可能缩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差距。目前,由微软提供DVD教材并培训辅导教师,由省级教育厅师范处组织发放DVD教材,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提供学习辅导工作,微软同时提供在线培训支持服务。2004年在云南、湖北、甘肃共发放10000套DVD教材。截至现在,80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并在线注册,6000多教师通过了在线自评。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教育总监左京允

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创新远程教育模式,是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圣约达公司总经理徐艳雁

记者手记

信息化重在应用,这早已经是老调了,用起来才是应用,事实上,人人都会说应用,大道理都明白。但问题在于,你所提供的应用真的有人用吗?

打开不少学校的网看看,上面挂着一些名目好听的内容,但是,真正问问那里的学生,没有几个人去用。而人民大学则不然,他们是先到学生、教师中做深入的调查,先把需求搞清楚,再根据需求开发应用内容。这样的东西怎么会不受欢迎?只有落到实处与细处,应用才能真得被用起来。可以想见,以应用为中心的数字校园建设必将成为今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流趋势。

“创新”同样也是一个被说滥的词汇,而且用在任何地方都合适。但是,能真正做到创新却不是说说就成的,那需要用心。要不,怎么会有张虹波他们被误认为偏得了“粮草”这样的事呢?有人对张虹波说:“真羡慕你们啊,瞧你们多有钱,北京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真不错。”面对这样的说法,张虹波每每感到委屈。因为他知道,各地的建设经费其实差不多,他们同样面对捉襟见肘的问题,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们开始了创新。今天,技术已经不再是难题,信息化建设速度日趋平缓,要想突破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更需要创新,从培训模式、资源运营模式到农村远程教育模式,需要新思维、新想法。

应用与创新,谁都知道,也百试不爽。世上无难事,怕的就是有心人能真正实现应用与创新。

上一篇:农业乾坤大 信息服务重 下一篇:当音乐遇到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