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界面特点

时间:2022-10-23 08:21:59

成功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界面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我国的很多大型城市也开始变得不适宜步行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怀念那些曾经能够“漫步”的都市,以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建设为标志,我国的商业步行街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在当前国内各大城市争先恐后进行如火如荼、大拆大改地兴建商业步行街的“运动”中,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模式单一、商业氛围与文化环境脱节、经济与社会效益不协调。本文将以楚河汉街为例,从它的景观空间界面以及文化特点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分析总结。

楚河汉街地理位置分析

“楚河汉街”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从开工到开业仅用8个月时间,“楚河汉街”是武汉大东湖水网连通的启动工程,以明渠方式连通两大城中湖——东湖和沙湖。它东临东湖,西抵沙湖,南至公正路白鹭街,北到武汉重型机床厂,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拆迁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新建的楚河总长度为1700米,平均宽度为25米,面积为5.3公顷。

楚河汉街的空间界面

·楚河汉街的空间界面特点一:空间界面的文化性与地方性

其一,汉街在整体建筑风格上主体采用民国风格,在入口处采用青石牌楼,街道内部有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制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老旧的木漆窗户;景观小品设计上采用了印章、石雕铺地、文字墙、铜雕的标识牌等形式,并把象征着武汉特色的楚文化元素融入进去,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同时考虑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入,汉街将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在民国风格建筑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其二,在五座名人广场的设计中融入了一些人文景观元素,分别为“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药圣广场”、“太极广场”,把俞伯牙、钟子期、李时珍、张三丰等湖北的历史名人按照每个广场主题不同布置一处名人雕塑,彰显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汉街中部的知音广场,设有荆楚文化戏台、花鼓戏票友、湖北大鼓、楚剧、汉剧等。湖北民俗说唱艺术齐聚一堂,是为展示武汉丰富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提供免费场所,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楚河汉街的空间界面特点二:空间界面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步行街外部空间的格局、形态等必然会影响到空间界面的整体性。首先楚河汉街拥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汉街因楚河而生,“楚河”凭借湖北千湖之省的盛名,大做水之文章,打造了一个活脱脱的“东方威尼斯”;“汉街”再现汉正街、江汉路的繁华,中西结合,形成了一个切真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从空间布局上,楚河、南岸的汉街、北岸的亲水驳岸以及横跨楚河的“古之韵、钢之魂、力之魂,光之韵”四座桥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整体感。

其次从色彩上,青灰、砖红贯穿始终,彰显一种低调的奢华。

就材质的的选择上采用了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铜雕、青砖小道、木漆窗户等,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视觉意象,不会给人以拼贴、拼凑的凌乱感。

·楚河汉街的空间界面特点三:空间界面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楚河汉街采用了大量的对比的手法,比如,运用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的对比与和谐,木漆窗户与欧窗风格的相互融合,清水砖墙与玻璃幕墙的的搭配,以及欧式花篮、吊灯与中国印石雕的对比,在包括入口处以中式牌坊和具有欧式对称风的旱地喷泉完美的结合,都造成其丰富有趣的空间界面。而靠近楚河的两边,一边采用具有中国园林风格的置石、水生植物的搭配,另一边采用欧式栏杆装饰的下沉平台,把中西混搭风淋漓的演绎出来。

其次,在空间格局上,曲折的街道、封闭的建筑物、半开放的文化广场以及开放河岸景观空间使建筑与景观整体如跳跃的音乐剧。

在动静结合上,以楚河灵动的河水衬托建筑的凝固,以建筑又去制约流动的河水,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

·楚河汉街的空间界面特点四:空间界面的人性化

停车场的设置: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分散的设在街道中,入口精心设置,方便人们出行,保证了商业街的美观。

休息空间的组织:入口处设置了下沉的休闲平台缓解人流拥挤状况。在汉街内部间断性的设置小型广场,并在楚河的北岸设置观景物,比如大型假山、拉膜结构、竹林雅静、木亭等,整体形成一条景观通廊,人们在休息的同时能够拍照留念欣赏对岸的景观。而四座跨河桥梁不仅作为观景对象,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驻足点。生态驳岸处配置姿态优美的景观树组,围合成较为安静的休息小空间,人们在树下可坐可憩。

结语

武汉中央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之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楚河汉街是整个项目的重要内容,而“汉秀”剧场、世界唯一室内电影文化公园、万达电影城也正在建设中。楚河汉街作为成功商业步行街的典型案例在规划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保证了商业步行街达到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上一篇: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谐”及其审美本质 下一篇:无间行者:施尼特凯复风格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