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23 08:07:49

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研究

摘 要: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以自身坚固的性质和施工的简便在建筑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且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混凝土浇筑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或贯穿性裂缝,以致工程结构的整体防水性和耐久性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控制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即对混凝土浇筑技术阐述,分析其应用,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1 混凝土浇筑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厚实,在实际施工操作中要求不间断浇筑,且一次浇筑量较大,因而一般要求不留缝隙,但是也由于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结构内部因受外界因素不同影响导致各部分温度不均,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内部发生水热化学反应,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易散发,而表面的散热却比较快,如果这种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尾期,基于化学专业热胀冷缩的理念,水热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消散,混凝土内部结构逐渐冷却收缩,但却因为受到已浇筑混凝土或地基的约束,使其接触处产生极大的内应力,基于受力平衡原理,而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这两个力被打破平衡或超出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下的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形成贯通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由此带来的安全危害问题不可预估。

2 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

2.1 原材料选用

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该谨慎。要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尽量选用能减少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进程,降低温度收缩度和水泥放热的速度及放热最高峰值,避免出现温缩裂缝。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在施工用水的选择上,制定检测水性的体系,尽量选择水性比较平和的水,不能用污染严重和矿物质超标的水。(2)在水泥的选择上,应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一般多采用通用的水泥。(3)沙石的选择。选择质地优良、颗粒均匀的沙石,确保搅拌的均匀。

2.2 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比例决定混凝土的适用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合理,既要确保强度,还要降低水化热,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泵性,以此减少水泥的用量。可对 32.5MPa 的矿渣水泥进行选用,水泥用量则为 340kg/m3。1 级粉煤灰的掺量为 l00kg/m3,是水泥用量的29%。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节约水泥用量,有效的方法是将粉煤灰加在混凝土中。

3 混凝土浇筑工艺

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混凝土浇筑工艺不仅适用于多种建筑风格,也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部位被广泛应用。由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也各不相同,浇筑工艺也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采用不同工序,并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仅对三项最常见的混凝土浇筑类型做出简介。

3.1 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多、高层建筑框架混凝土浇筑应按竖向结构分层施工,并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按台阶分层浇筑,先边角后中间,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为有利用梁板作为柱浇筑操作平台和横向支撑,柱子宜在钢筋未绑扎前梁板安装后浇筑;为避免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累积不易纠正,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分段进行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而在浇筑与柱墙连成一体的梁、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 1~1.5h 后再行浇筑,以此保障柱体浑然天成、充分沉实。

3.2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结构因其大体积特性,在工业建筑中多是作为建设基础,因而其承受的荷载较大,对整体的要求也较高。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都采取二次振捣,全面分层方案,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而且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减少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强度。

3.3 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下不但能浇筑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还能浇筑纤维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为了保证水下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水下压浆的顺利进行, 宜选用颗粒细、泌水率小、收缩性小的水泥。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其强度一般不宜低于 32.5MPa,由于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所以水泥强度也不宜过高, 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与混凝土一般有如下关系:水泥强度(MPa)=(2.0~2.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不同,对细骨料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宜选用石英含量高、表面平滑、颗粒浑圆、符合筛分曲线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2.8 之间。

3.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初期浇筑阶段较为脆弱,因而在完成混凝土最后一道抹压工序后,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做好遮盖工作,以避免未干涸坚固混凝土因外界环境因素造成污染或破坏,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导致的干裂收缩及干湿循环的现象发生,遮盖工作一般选用不吸水的材料。而为保证混凝土水化的顺利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温度一般控制在 15 度左右,时间控制在 14 至 28 天之间。

4 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4.1 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1)严格水泥配合比,在不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同时,要保持混凝土自身坚固的性能,就需要严格控制砂石与水泥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可加入减水剂、膨胀剂,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2)降低混凝土浇筑后初始温度,降低初始温度可以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将砂石冷却或延长混凝土初始凝固的时间,降低浇筑的速度。(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 25 度以下,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25 度,就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小内外温差。

4.2 对已出现的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微小裂缝,可先将裂缝部位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表面涂刷封闭。②温度、干燥收缩、徐变等结构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可视情况采用环氡腔泥或防腐蚀涂料涂裂缝部位或加玻璃丝布进行表面封闭处理。③裂缝开裂较大时,将裂缝凿成八宇形凹槽、洗净湿润,刷水泥浆一遍,用 1:2 或是 1:2.5,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或干燥后用环氧胶泥嵌补。④对影响结构整体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裂缝,可根据裂缝宽度、深度情况采用水泥压力灌装、化学灌装的方法修补,或表面封闭与注浆同时使用;明显降低结构刚度、承载力的严重裂缝,应根据情况采用预应力加固。

5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利益,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通过关键技术的合理把握,从而确保建筑施工中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更好地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桂珍.建筑施工中大体混凝土施工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2]顾大伟.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23).

[3]王凯.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5).

上一篇:试分析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 下一篇:城市旧住宅区热网平衡与保温改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