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21暴雨和纽约桑迪飓风灾害应对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3 06:35:18

北京7.21暴雨和纽约桑迪飓风灾害应对比较研究

[摘要]2012年北京和纽约两个现代化大都市都遭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通过对比两个城市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政府和民众对灾害的应对差异、公众和媒体对灾害应对评价得到启发与借鉴,以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

[关键词]暴雨 飓风 应对 研究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17-1

0前言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国际合作部根据人口死亡人数等指标整理出“2012年国际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2年7月下旬中国华北的洪涝冰雹灾害和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10月29日美国飓风“桑迪”灾害名列其中,而两次灾害尤以北京和纽约的损失最为严重。

本文旨在通过发生在两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自然灾害的应对比较研究,分析政府和公众在这一过程中的应对决策和方式,找出减轻巨灾损失和影响的有效方法。

1两次灾害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1.1 2012年7月21日10时至22日6时,北京市出现了60余年来最大降雨。这场强降雨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破坏,造成79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16.4亿元【1】。

1.2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10月29日晚6点45分,“桑迪”飓风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登陆,包括纽约州、马塞诸塞州和马里兰州在内的美国东北部地区受到强烈的袭击。飓风共计导致纽约州死亡48人。金融、能源、通信和交通受到巨大影响,经济损失超过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多亿元)。

2灾害预报预警对比

2.1 7月20日北京市气象台做出了未来24小时有暴雨的天气预报,21日一天连发5道暴雨、雷电预警,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注意防范城市积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9时30分了暴雨蓝色预警,14时与15时30分连续两次了暴雨黄色预警,14时20分了雷电黄色预警,18时30分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

2.2美国气象部门于2012年10月24日提前5天了“桑迪”登陆美国东海岸的预报,为了保证民众能够重视飓风的严重性,在飓风登陆前三天,美国官员不厌其烦的预警;政府应急管理人员使用电邮、短信和电话等方式通知人们飓风即将来临,而在一些比较危险的低洼地区甚至会有警车开着扩音器来回巡逻,通知还未了解情况的民众。

3政府与民众灾害应对比较

3.1暴雨到来之前,北京市政府在媒体上了暴雨来袭信息,建议公众不要出门。7月21日14时,北京市气象台黄色暴雨预警。18时30分,黄色暴雨预警升级为橙色,这是北京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北京的暴雨预报和暴雨预警信息并没有引起太多公众的重视,私家车外出的没减少多少,孩子上补习班依然如故,在暴雨夜北京还是有数以万计的民众去观看体育比赛以及一位歌星的演唱会,众多出行的人也没有因暴雨信息取消或者推迟出行。虽然北京市政府进人了应急防汛状态,出动了交通、公安、消防、防汛、急救等部门,但由于公众和官方的双重准备不足,城市地下管道排水不畅等多重因素,最终使暴雨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2 10 月 26 日,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和美国国家海洋与气候管理局负责人召开媒体会,正式公布“桑迪”的路径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美国能源部、交通部、地质部等先后派出紧急救援队奔赴重灾区,协助灾前疏散准备工作;各级政府,从州长到地方官员全部动员起来,对气象预报和警告认真研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8 日,纽约的公交、地铁和地区铁路系统全部关闭,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和拉瓜迪亚机场进出港航班大规模取消,纽约中小学全部停课。政府的非应急部门放假一天;包括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在内的美国市场全面休市。在重灾区,超过 37 万居民由政府组织紧急疏散。非疏散区的居民则按照政府要求留在家里。纽约市开放了 76 所学校作为临时的避难所,提供免费的水和食物【2】。

4媒体和公众对灾害应对评价

4.1北京市在“7.21暴雨发生后,对于道路积水造成人员伤亡事件,有关部门缺乏有效应对措施,没有相应的预案,没有采取及时封闭道路、安排救援人员、紧急调拨排水设备等相应措施。并出现了“暴雨当夜被迫停在街上的汽车被贴条罚款”、“自愿者去机场免费接人,机场高速照常收费”等现象【3】。

4.2“桑迪”飓风过后,《华盛顿邮报》说,在经历多次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后,美国政府应对自然灾害更加娴熟了,民众的心态也更加稳定。纽约时报在评价市长布隆伯格在“桑迪飓风表现时夸奖说,他“保姆一样”。《华盛顿邮报》联合美国广播公司所作的调查显示, 80%的美国人认为奥巴马在处理飓风“桑迪”的工作中表现“出色”或“良好”。

5启示与借鉴

5.1准确的气象预报和及时的灾害预警能为灾害防御提供主动。

气象部门应大力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提高气象预报时效性和准确率,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广播、电视、互联网、无线通信的提供商必须向用户快速转发气象主管机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5.2气象灾害防御要本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一是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预计有灾害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二是要对灾害影响进行评估,明确启动哪个层面的或全社会的应急预案,把应急预案转化为应急能力、应急办法、指南或规则,成为各界共同行动的“协调器”。

三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和赈济灾民活动。

5.3要加强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气象灾害防御常识,懂得如何躲避危险、如何遇险自救。并将气象灾害防御、避险自救、救护他人、参与社会抢险救灾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纳入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陈明.政府与媒体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以北京"7.21"暴雨为例【J】.新闻前哨,2012【9】:13.

[2]王虹.飓风"桑迪"袭击美国【J】.中国防汛抗旱,2012,22(6):74-75.

[3]刘传正.基于北京暴雨灾害的几点思考【J】.中国减灾,2012,118(1):32.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 下一篇:数字化测绘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