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的饮用水安全处置

时间:2022-10-23 06:32:15

地震后的饮用水安全处置

据了解,在芦山地震中,雅安市共有1727处供水工程损毁,影响人口约102万人。四川省水利厅农水局局长王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供水、饮水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活甚至生命。在大灾面前,保饮水是仅次于保救人、保交通畅通之外的重要内容。

大灾之后防大疫是救灾的基本常识,保证灾民能够喝上清洁的饮用水对防大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震之后的饮用水往往会出现中断供应、水源污染等问题。

水源污染主要是指地震灾害会导致各类化工厂、化学品仓库、化工商店、农资商店、家庭存放的农药等暴露在环境中,易于污染水源;同时,地震造成地下水位改变,使深井水受浅层水或地面水渗透的影响,造成污染;水源附近有罹难者遗体时,也可能会影响水源;此外,水源周围的卫生管理不善,有污水、垃圾、粪便时,也易于造成水源污染。

水源性肠道疾病的发生是因为震后集中式供水中断,由于饮用不卫生的水,导致人群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急剧增加。在饮水紧缺的情况下,如果人们饮用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等不安全的水,那么会有导致肠道传染病流行传播的危险。

开展地震灾区应急供水工作,保护水源与保障饮用水安全,是抗震救灾、恢复灾区生活的关键工作之一。

震后的应急供水主要包括运送瓶装水、水车送水和分散式取水。瓶装水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供水方式,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芦山地震,赈灾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瓶装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供水方式快捷干净,是灾后保证用水的首要选择。但是瓶装水的供应成本很高,需要从灾区之外运入,一些运输通道受阻的地区第一时间很难满足供应,因此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实施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不过很难保障长期供应。

水车送水相对于瓶装水来讲,灾民可以就近取水,水车的密封性较好,水质卫生安全。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受交通情况制约,二是水车的容量有限,1辆4.5吨的水车,日供水4~6次时,按每人每日供水5~6升计算,可供3000~5000人饮用。

分散式取水是指临时将一些就近的公共设施(如游泳池)改为蓄水池,应急供水。该种方式供水前必须对池底和池壁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与消毒。蓄水后,为防止水质污染要设共用取水桶,或采用浅水泵,将水引入装有几个小水龙头的水箱,供人分散取水。

震后应急期供水

震后应急期供水以净化处理为主。在进行水净化之前,必须选择一个相对较好的水源。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认为选择应急水源,应该综合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水量充足,根据当地的气候、季节、居民用水习惯及供水服务半径等,选择能满足居民供水量的水源。二是水质良好,根据水源周围的环境条件、卫生状况及水质分析结果来判定。选择水质良好、流行病学上安全、无地方病、无毒害及无放射性危害的水源。三是便于保护,如果水源经常受到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污染, 那么即使有完善的净水设备和严格的操作管理, 也不能保证供水的安全。四是技术经济上合理,在分析比较各水源的水量、水质之后, 应结合取水、净化及输配水等设施的要求, 尽量减少投资, 选择技术与经济均为合理的水源。选择水源的总原则是, 先选用深层地下水, 若有困难, 则依次选择泉水、浅层地下水和地面水。

震后找到的应急水源往往是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地震后对饮用水进行净化与消毒一般采取混水澄清法、饮水消毒法。

混水澄清法: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当做混凝剂,适量加入浑水中,用棍棒搅动,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水即澄清。没有上述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木芙蓉、锦葵、马齿苋、刺蓬、榆树、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混水中,也有助凝作用。

饮水消毒法: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按水的污染程度,每升水加氯1~3毫克,15~30分钟后即可饮用。为验证氯素消毒效果,加氯30分钟后应做水中剩余氯测定,一般每升水中还剩有0.3毫克氯时,才能认为消毒效果可靠。个人饮水每升加净水锭两片或2%碘酒5滴,振摇2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如果水源地水源较好,那么还可以使用澄清法。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去除水中沙粒等大颗粒有机物质,不需要药剂。取水后将原水放置在较高圆柱形容器内,较粗大的颗粒物可在10分钟内沉淀去除。取上层清液煮沸饮用。当水中颗粒物小于10微米时,短时间内不能下沉。

如果水源地水源比较浑浊,但没有受到污染,那么就可以采用简易渗透法。在离水源3~5米处向下挖1个50~80厘米深、直径约1米的坑,让水从沙、石、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将已渗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洁干净。

在实际中,往往是沉淀、沙过滤加煮沸技术的综合应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居民安置点和单户分散供水。去除粗大漂浮物的水源水经2~3小时沉淀后,取上层水放入沙滤槽过滤,过滤后的水放入铁锅、大壶或烹饪用高压锅内进行10分钟左右煮沸,煮沸后的水即可供饮用。

采用粒径0.2~1.0毫米的河沙作为滤沙,沙层厚度为1米左右。滤水沙槽可用多个装填沙粒的水桶串联而成,应保证总的沙层厚度在1米左右。当沙层滤水阻力过大时,应将表层沙层取出、清洗后重新填充。沙滤槽过滤效果,即滤后水的浊度,可以通过调整水流在沙滤槽的流速和装填的沙粒直径来进行调整。

恢复与安置期供水

这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一般分为3个阶段。一是水源地保护阶段。水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 对于震后恢复期, 保护水源是非常关键的, 是保证饮水安全的重中之重。在这段时期,政府供水主管部门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水源水质。首先,应该选择新水源, 或者修复、清理原来的水源。其次,应该在这个时期或是以后重建时期, 必须把水源地划成保护区, 由专人看守, 使它不再被污染或是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最后,对取水口采取一些技术上的处理,如井水的井台要高出水面, 在水源周边不要建立厕所、工厂等,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水源水质的安全。二是恢复水厂供水阶段。此时灾区基本上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安置恢复期,由于自来水厂的水池、管道、管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因此要完全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是供水阶段,在水厂修复以后, 应该全面对水厂和管线进行消毒、清洗。用10 ~15ppm(溶质浓度)的氯对出厂水消毒12 小时; 对于管网则采取两端进行封闭, 加氯进行消毒, 24小时后再用清水对管网进行冲刷, 从而可以有效地达到消毒的目的。在生产水的过程中, 应该进行卫生评价, 若符合卫生标准,则再进行供水。

灾后重建期供水

在灾后重建阶段,王华建议一是对于城市及重要乡镇,供水设施要寻找稳定、可靠的水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有备用水源;二是集中供水设施的设计标准、建设质量和资金投入要相应提高,能应对大地震等突况;三是组建由水利抢险、水质监测、卫生防疫等部门组成的快速应急小分队,遇到突况,立即出动投入抢险修复,保障饮水安全。

另外,鉴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经验教训,建议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增加供水、饮水的物资储备。例如,抢险工具、管材、应急水泵等。考虑到成本因素,可以分区域储备,哪里遇险情,就近调运,以提高抢险救灾的实效。

上一篇:“血本”治污缘何恶臭十年 下一篇:琉璃重庆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