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风电价格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23 05:43:45

国外风电价格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通过对国外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国外风电价格政策形式多样,且相互协调。相比之下,我国风电价格政策以固定电价为主,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分析国外常用的风电价格政策,提出完善我国风电价格政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电价格;固定电价;资金补助;税收调控;可交易绿色证书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01-02

1 我国风电价格政策及其评价

1.1 我国风电价格政策演变历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风电价格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

(1)成本电价时期(1986年-1998年)。从1986年起,我国开始利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赠款引进风电机组建立示范性风电场。1994年,《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管理规定》指出:电网管理部门应允许风电场就近上网,并收购全部上网电量,上网电价按发电成本加还本付息、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高出电网平均电价部分,其差价采取均摊的方式,由全网共同负担,电力公司统一收购处理。明确了发展风电的目标。这种风力发电模式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风力发电处于尝试发展阶段。

(2)区域电价时期(1998年-2003年)。区域电价在成本电价的基础上考虑了地区间的能源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一时期,风电价格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批准,报中央政府备案。因此,这一时期内不同地区内的风电价格各不相同。风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确定较低的风电价格;经济发达的地区借助经济优势,减轻了确定风电价格的压力。但是由于各地区的风电价格确定标准不同,区域间风电价格差异较大。有的区域风电价格与传统电力价格相当,有的区域风电价格高至1元/千瓦时。

(3)政府定价和招标电价并行时期(2003年-2009年)。这期间国家实施了多项风电价格政策。2003年国务院提出风电电量由电网企业按政府定价或招标价格优先购买。2005年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其中规定风电场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成本加收益的原则分地区测算确定。风电特许权建设项目的电价则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但是不得高于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上网电价水平。200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办法明确规定: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准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

1.2 我国风电价格政策现状及评价

目前,我国实施的风电价格政策主要有固定电价、电量补助及税收优惠。这三个电价政策在我国的实施并不是同步的,固定电价的实施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而电量补助是针对2009年上半年项目招标价政策下的风电企业。

1.2.1 固定电价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将国内风电上网价格由项目招标价改为固定区域标杆价。固定区域标杆价是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并制定相应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四类资源区风电标杆电价水平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0.61元。新建的陆上风电项目,统一执行所在风能资源区的标杆上网电价;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将根据建设进程另行制定。同时规定,继续实行风电费用分摊制度,即风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通过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分摊解决。

固定区域标杆电价表明我国风电价格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对风电企业的短期发展是利好消息。然而,该通知没有确定固定区域标杆电价的实施期限,不能保障风电场的长期发展。

1.2.2 电量补助

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联合的《关于2009年1-6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定,风电价格的平均补贴为0.22元/千瓦时,其中得到最高补贴的是宁夏发电集团贺兰山风电项目,为0.3617元/千瓦时。

该通知提高了风电企业发电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该政策不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的,只对2009年上半年已经生产的风电有效,因此,对风电投资商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该通知的补助对象是项目招标价政策下的风电企业,在固定区域标杆电价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补助政策。

1.2.3 税收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对风力生产的电力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

风电企业虽然按照8.5%的税率征收增值税,但是由于风力发电不存在燃料方面的税收抵扣,因此其增值税率反而比火电厂的要高(火电厂的燃料费抵扣后增值税率最终在4%-8%之间)。显然,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够。

2 国外常用风电价格政策及评价

2.1 固定电价

固定电价是重要的电价政策之一。是风电投资商的最直接有效的保障,它从根本上保证了风电企业的利益。传统发电方式下的电价是根据供给需求平衡原则不断变化的。然而,对于刚刚起步的风电产业来说,这种市场竞价模式阻碍其发展。因此,多个国家制定了强制措施使电力市场接受风电进入,即规定电网企业必须以固定电价购买全部风电,避免电力市场上电价波动对风电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西班牙电力部门规定,每年确定一次固定电价,并保证全年不变。法国政府2001年通过《电力上网法》,承诺为期20年不变的较高水平的风电价格。

2.2 资金补助

固定资产折旧的特点导致风电企业运营初期的电力成本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资金补助政策。资金补助包括两种方式,即投资补助和电量补贴。

投资补助主要运用于新建的风电企业。由于风电企业的发电设备占总资产的70%,因此初期投资直接影响风电价格的高低。投资补助政策可以降低风电场运营初期的成本,稳定风电场的电价。例如,在智利,每个风电项目补助15万美元;奥地利新建的风电场在前三年内可以得到总计510万欧元的补助。

然而,投资补助政策容易使风电投资者盲目增加装机设备,导致风电生产效率降低。为了弥补投资补助的这一不足,便产生了电量补贴。有的国家在确定电量补贴时还会规定政策的实施年限。如美国联邦政府规定风电生产的第一个15年补贴46美分/千瓦时,第一个25年为4美分/千瓦时。此外,德国在《电力供应法案》中提到,风力发电价格与常规发电技术的成本的差价由当地电网承担,这也是电量补贴的一种转换形式。

2.3 税收调控

税收调控对风电价格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这里的税收主要是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国外税收调控政策相当灵活,其中,减免增值税和抵扣所得税的方式最为常用。印度在2002年推出免税计划,风电场前10年的发电收入可享受100%的免税,工业企业利润用于投资风电的部分可免交36%的所得税,减免风电项目的货物税、销售税及附加税。这一政策使得印度曾一度引领亚洲风电的发展。此外,有的国家还推出征收能源税或二氧化碳税等,并将所征收的税款作为对风电企业的补助。

2.4 可交易绿色证书

可交易绿色证书政策又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一种可交易的、能兑现为货币的凭证。可交易绿色证书价格不包含可再生能源作为普通能源的销售收入,而是市场对可再生能源的正外部性的补偿。政府强制规定电力企业必须提供一定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力企业可以自己投资生产清洁电力,也可以购买绿色证书,以满足政府要求的配额。

绿色证书配授比例是根据各种新能源的可再生系数、环境影响系数、技术成熟度和投资成本等因素来确定的。例如丹麦风电每100kWh授予100kWh绿色证书。意大利2000年规定发电企业或电力进口企业必须至少有2%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且这种配额要求逐年增加,到2007年达到了3.1%。

3 国外风电价格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 各种风电价格政策的具体运用

3.1.1 固定电价政策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快的特点,可以先确定实施固定区域标杆电价1-2年,在市场成熟的情况下,确定中长期(比如5-10年)固定价格以及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保证实施的强制性。在固定电价政策下,电力市场的变化及风电企业自身的发展对风电价格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其他价格政策调整。

3.1.2 资金补助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完全有能力实施多样化的资金补助政策。例如承诺投资商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新建风电场固定比例或数额的投资补助,或者对风电场提供长期稳定的电量补助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地区资源和经济水平差异。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适当减少资金补助,推动企业本身经营能力的发展;在有潜力发展风电的地区,就需要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加快地区内风电发展的速度。

3.1.3 税收调控政策

为了改善目前的税收政策,提高对风电产业的支持,可以在风电场发电的一段时期内加大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力度,或对高能耗行业及传统电厂征收能源税及二氧化碳税作为对风电场的补助等。

3.1.4 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

由国外可交易绿色证书政策可知,可再生系数、环境影响系数、技术成熟度、投资成本以及政府导向是确定可交易绿色证书价格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我国也能得到满足。因此,我国也适用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在确定实施的同时,及时调整配售比例是可交易绿色证书实施成功的关键。

200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2%,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0.78%。同期,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当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5%。由此可知,我国风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约为0.53%。因此,我国的风电电量配额可以确定为0.6%左右。并且根据我国每年风电电量及全国总电量的比例,逐年调整配额。对未完成配额的电力企业按照可交易绿色证书价格及未完成配额比例计算确定处罚力度。

3.2 综合运用各种风电价格政策

从国外风电产业的成功发展,可以看出综合运用各种价格政策是关键。我国的风电价格政策,可以确定以固定电价为主,同时实施资金补助、税收优惠及可交易绿色证书等多种价格政策。不同的价格政策有不同的作用,应注意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如固定电价应长期稳定不变,投资补助是针对新建的风电项目,电量补助和税收优惠可以随风力资源分布及区域经济情况等灵活变化,可交易绿色证书是对所有的发电企业制定风电电量配额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然而风电价格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除上述建议外,还可以通过贷款优惠、强化立法、支持本国风电技术研发以及加强风电与电网之间的联系等方式来提高风电价格的市场竞争力,加快风电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Cornelis van Kooten,Govinda R.Timilsina.Wind Power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ies,The World Bank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eam March 2009.

[2]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GWEC Press Release [EB/OL].www.省略,2009-01-05.

[3]Federal Environment Minister Sigmar Gabriel. Amend-ment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EEG)[EB/OL].www.wind-energie.de,2008-06-08.

[4]施鹏飞.2007年国内外风电发展情况[J].可再生能源,2008,(3).

上一篇:城市商业中心区域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研究 下一篇:论国际金融创新的动力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