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管理

时间:2022-10-23 02:12:35

浅谈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管理

【摘 要】管理需要设计,设计必须加以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设计管理与其他的诸如企业的管理在根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管理实质就是一种行为规范的管理。随着对设计理解的改变和设计作用的增大,如何管理设计就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国当下的设计管理现状,设计管理未来的期望来探讨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管理。

【关键词】设计管理;设计师;企业

当全球化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时,竞争策略的新方向逐渐受到重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设计及设计管理,很长时间以来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认为好的设计几乎是微不足道的。认为设计师只不过是决定色彩及外观的人。美国苹果(Apple)或荷兰飞利浦(Philips)这些成功企业时,设计对公司声誉及利润的重要性十分明显。从可靠地功能到高品质的外观,设计的确是重要的竞争性武器。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因为他们在设计的应用和行销上经常进行创新,其重要因素就是掌握“设计管理”,强调在设计部门中所进行的管理,以提高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将设计部门的业务体系进行整理,以开展组织化、制度化的有效管理。

一、设计管理的实质

设计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经营。设计管理与其他的诸如企业管理根本上没区别,管理实质就是一种行为规范的管理。设计管理有着特定的内容和规律,并且作为企业提高效率、开发新品的一件利器,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界、设计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和重视。

设计管理一般有两方面的概念,一是设计是管理的一种方式,二是管理是设计的主要手段。[1]究其原因在于,公司的管理层是公司的核心部分,没有管理的公司犹如一盘散沙,在这样的公司,即使有再好的设计师、再好的工程师,没有管理者也是不行的。一个懂得设计的管理者,他会很好的将设计的创造性、跳跃性思维贯彻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这样能够能使公司具有持久的活力和竞争力。所以说管理是设计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当下,从事管理行业多是科班出身,这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如果一个公司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该公司的主要设计师那就再好不过了;又或者公司里的每一名设计师都具有管理意识,这样管理起来就更方便了[2]。设计管理就是通过对设计的管理,进而最大化的实现设计产品的价值。

二、设计管理在中国

设计管理在西方国家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学科,然而对于当下面临全新形势的中国设计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回顾过去中国设计的历史长卷,有没有可以称得上经典的设计?有没有一家真正的设计公司资产超过千万元?有没有做到上市公司?有哪个企业有专职的设计副总裁,把设计当成了企业的核心资源?又有哪个企业像意大利的阿莱西(Alessi)一样依靠简陋的设备,几百个员工却创造年销售额超过数亿美元的业绩?类似的问题不甚枚举。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设计逐步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一些企业和设计界开始认识到设计是企业策略的能力和发展工具,而不是单一的营销或工程服务。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本身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尽管如此,但大多数的公司,不论规模的大小,对完整的设计方案的策略性竞争优势和完整的设计架构,乃至设计本身的管理者对诸多方面仍缺乏认识。[3]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的企业界设计实际上完全没有受到管理,甚至没有被看作是一种使企业各部门协调一致的潜在力量,设计通常被看做一种为产品、包装、展示或宣传品所进行的零散性的工作,与企业的其它任何事物毫无关联。甚至不少企业是以一种随意性的方式来使用设计,缺乏系统的考虑。因此,管理者在如何发挥设计的最大效率和确保设计成功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明显小了很多。所以企业管理者的设计意识与沟通是影响中国设计管理发展主要原因。

但是设计管理不是万能的,在当下的中国未必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可以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管理经验,尝试着将设计管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进而指导设计实践。当前,面临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我们需要了解全球规则,补充新的管理理念。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我们的传统理念上升到指导未来设计的理论高度。

三、对设计管理的期待

2009年的世界设计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设计正在与世界设计的步调相一致。如何提高设计水平和能力,可能的路径之一就是实现对设计的“管理”。

(一)完善设计管理教育教学

设计管理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设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从事设计管理的能力和能胜任企业环境中的领导角色的专门人才。它依据设计的需要和“设计人”的发展需要,符合设计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对设计师素质的要求。

设计管理教育相对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尽管设计和设计管理已成为企业策略决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中国的设计教育中的设计管理几乎被忽视。即使是涉及到市场营销和设计项目课程中,也甚少提及设计管理,在其他课程中对设计管理原则和设计管理理论的关注更是寥寥无几。纵观国内的设计行业,社会不满意,包括对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没有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和设计管理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中国的设计管理教育,需要建立一套自己满意、社会满意、相对完善的设计教育体系。[4]

(二)要求设计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现代设计对设计师能力的要求不仅局限在造型能力上,更强调设计师的协调能力和预判能力。

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设计师不仅和企业内部其它部门接触,与企业外部相关联机构的接触也日趋频繁。从某个层面上可以说设计师就是消费者的代言人,可以直接告诉企业顾客需要什么;同时设计师也是企业的一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解决问题。所以设计师的协调能力是对设计师提出的新要求。这种协调不仅体现在字面的协助和调停,更是和各部门沟通解决产品在开发、生产、销售、流通等方面的问题的能力,也是从消费者的立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判能力就是在理论世界里,从过去或者是现在的经验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非理论世界里,从偶然、类似和假象的经验中,做出可能的抽象的解决提案。今天,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设计师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言人,在推进设计项目和设计提案的过程中已经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的最具潜力的工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科学规律,并且与科研、生产、营销等行为的关系愈来愈紧密,在现代经济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探讨设计师在设计管理中的角色问题,还是设计组织化的问题,最高管理者的觉悟是最重要的。提高设计师的素质,注重对设计师的培养是合理管理设计资源的有效方法。在目前以及将来,对设计管理的探讨和发展应当被我们关注和重视,如何利用设计管理创造新的价值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雷蕾.设计管理促进机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3]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邓连成.设计管理:产品设计之组织、沟通与运作[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9.

上一篇:浅谈高校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浅谈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