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学习:成长性蕴含其中

时间:2022-10-23 01:29:01

整体化学习:成长性蕴含其中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的理论基点是:人是天生的学习者,人有着精神成长的内在机制和机能,教育者要深刻认识人的精神成长机制,并依托它为生命成长提供柔顺的力量。作者指出,割裂思维下的碎片化学习是以“人之初,性本惰”为前提的,与人的天性相违背,正斫削着儿童的学习天性。学习本质上是一个领悟的过程,人的知识常常栖息在某一个整体的领悟上面,整体的知识才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在学生学习伊始,教师即应引其入门,登高眺远,还知识以整体生命。上述观点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作分述如下。

一、始于整体,把意义还给学生

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的学习应该是整体化的。儿童潜能无限,教育要顺应天性,呵护和激发学习者的巨大潜能。但是,在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中,知识赖以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整体事物被拆解,学生被局限在小格子里,只见“树”不见“林”,不能进行自主思维,学习者的天性无法发挥,难以形成独具创见的智慧。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指出,“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有如打成碎片的维纳斯不美,而整体的维纳斯才美一样,知识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儿童的个体有整体意义时,它才呈现其生命”,如此,“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唯其整体,才有意义。碎片化的学习是基于还原论思想和割裂性思维的,人们误以为学生学习了各个部分就自然会得到整体。而事实上,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整体被拆解时,很可能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如主题、灵魂性问题和观点等都已经逸走。在碎片化的学习中,学生所需做的只是针对局部的知识和技能反复学习操练,却不明白这样做的内在意义,因而,只能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须臾离不得老师的“教”。长此以往,成绩优秀者以考试分数的乐趣代替对学习的乐趣,而成绩落后者则以厌学甚至逃学来应对了无生趣的学习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说,自由人与奴隶的区别在于前者知道做某事并且为什么要做此事,而后者却只知道要做某事。也许,后者也会考虑为何做此事,如报酬和待遇,但这不是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是外加的,不会产生内在的持久动力。因此,学习伊始,教师或教材就应设法让学生明白学习该内容的意义和目的。如果把学习比作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构筑一座楼房,教师应该设法让学生“看见”整幢楼房的轮廓,用思维来把握它,这样,学生才知道应把这些砖头垒到何处。在始于整体的学习中,学习者避免了过早地掉入局部和细节,体会到学习的内在意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得以发生和持续。

二、例子入手,让思维作胚胎式发展

始于整体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在章或单元的开始处,先专门用一段文字介绍全章概貌或干脆先出示全章的教学目标。该书介绍了一种巧妙的策略:以例子入手,以整体性的例子为载体把意义还给学生。例子可以是一部历史、一个活动,或者是一项任务、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学习就在此基础上展开。这些完整的对象或事物有别于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点、训练点甚至是考点,因为例子虽属个别,却代表着整体。此策略中蕴涵着全息思想。在全息技术中,一幅全息照片的每一个碎裂的小片都包含着整个景物的信息。进一步的研究中人们又发现,自然界的大量事物都具有全息性,一个受精卵虽然很小,但它带有母体和父体的全部信息,一个胚胎期的婴儿具备人类个体的全部信息特征。基于此,该书作者指出,人的思维发展不是呈简单的累积和叠加形态,而是作胚胎式的生命发展的;思维的发展需要一个思维胚胎――意义单体,这种思维胚胎常常源于生活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因此它有可能帮助学生调动全部心智参与学习。

在研读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笔者在初中科学《运动与力》一章的教学中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鉴于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先学一系列力、重力、摩擦力概念,而至学习该章核心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时不会产生“运动与力究竟有什么关系”的思考的情况,笔者在学生学习了“机械运动”后,即布置了几个课外活动:观察从五楼下落的铁锤;小组同学合作,轮流骑自行车,尽量沿直线走,经历加速、匀速和减速三阶段;另外两个活动则由学生自行设计分头进行。同时,让他们思考:物体运动状态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或不变的原因是什么?接着,花一节课时间组织交流、讨论,再让他们带着主干问题学习各种力的概念,至“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学生投入度相当高,对问题的追根究底成了一种内在需要,少了许多的生硬感。

在上述案例中,活动虽小却是整体的,它包含了该章的几乎所有主要概念和规律的有关信息。生活化的例子对学生有整体意义,因此成了他们继续学习的良好内核,主干问题是全章的核心所在,它贯穿全章,成了思维继续发展的胚胎,概念和规律将在此基础上发育、生长。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总能找到一种简单而又不失整体意义的事物来表现它,并依托其自身的整体性,任其发展、生长。

三、先做后学,让体验成就感悟

在该书的方法论部分,作者提出学习宜“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做后学”是指在教学中不先行对学生作出规范、给出条文,而是让他们先体验,给学习者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学习。其中,“做”是活动,是实践。全身心投入的“做”是整体的,在此过程中,许多信息、问题和想法会接踵而来,学生会直觉地、综合地感知事物内部的联系,可能会进入一种“我掌握了很多规则,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我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的状态。因此,“先会后学”是与“先做后学”伴生的。“先会后学”中的“会”,是意会、领会,指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不能系统化、理论化、符号化的层次,但它为进一步的理性提升、为符号化的“学”作了极佳的准备。笔者在初中科学《电路探秘》一章的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不是按教材上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一些科学术语并画规范的电路图,而是让他们先“做”,先完成系列活动,再在他们对电现象的感知基础上建构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直至探寻三者关系。在后面“学”中,理性提升的过程水到渠成。总之,学生在“做”和“会”阶段是广泛体验和感悟阶段,是在“广积粮”;“学”阶段则是在教师帮助下作聚焦、提升。五谷发酵之时,甘洌之美酒自然酿成。

帕斯卡曾说:“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同样地,不特别地认识各个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人的认识是沿着“整体――局部――再整体”的非线性路线发展的,整体化学习正符合了人的认知规律,它根植于生活与经验,因而所学的知识富有生命力和成长性,学生在体会到内在意义的状态下学习,心智被激活,因而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整体化学习与人的自然学习方式相契合,有利于学生德性的养成和智慧的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从反垄断角度探析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 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