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学习中的病句修改

时间:2022-10-23 01:14:48

谈语文学习中的病句修改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辨析句子的正误,还要能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修改。近年来,修改病句成为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必考内容。要提高辨析语病的能力,必须反复思考,加强训练,模索规律,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文;学习;病句修改

要想更好的掌握病句修改,一定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就语文学习中修改病句这一知识点,谈谈我的看法。

(1)修改病句要有一定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2)修改病句要有一定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3)修改病句要有一定的窍门:①缩句法:指对病句进行缩句、精简、去掉句子次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从而判断句子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如:夏天的六盘水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运用缩句法,缩为“六盘水是季节”,显而易见“六盘水”与“季节”搭配不当。正确改法:六盘水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②分类法:指把病句根据不同的毛病分类。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记住常见的病句类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遇到具体病句是再对号入座。

(4)修改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①检查句子的毛病属于常见的病句类型中的哪一类;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如: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能否”与后面的“考试取得好成绩”不能搭配,“能否”是两面性的,“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一面性的,可删去“能否”;语序不当(如: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与“发生”的语序不当,应将它们的位置调换);成分残缺或赘余(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大约有两千二百个左右。“大约”与“左右”成分重复,应删去一项);结构混乱(如:小李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两种句式混杂在一起,应改为“小李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主持”或者“小李除跳舞外,负责报幕、开场、结尾节目的编导”)表意不明(如: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产生歧义。“两个丈夫”还是“两个菜”,读了这个句子让人不明白,应该改为“她做了丈夫喜欢的两个菜”);不合逻辑(如: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应改为:“应尽量避免写错别字”;避免,本身指设法不……,防止……);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病因对症下药,用“增、删、调、换”的方法进行修改。

总之,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 础,只有掌握了方法,并通过长久的训练,获得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

上一篇:航海高职院校轮机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下一篇:培养数学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