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23 12:16:3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意见

建设农村供水工程,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是促进农村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委、**政府把饮水安全作为二十八项民生工程之一,为贯彻落实**委、**政府民生工程建设精神,现就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与监督,按照全面、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整合各部门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运用**场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20**年建设任务目标

根据《****2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年我**计划解决25万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任务。工程涉及全**35个乡镇147个行政村49处工程(其中20**年第4季度新增项目工程16处,谯城区省试点工程2处)。工程总投资12261.8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8617.3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589.7万元,**级配套375万元,县级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1679.8万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进一步强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领导和责任分工。**、县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主要责任人。**、县区政府督办室、水务、发展改革、财政、监察、卫生等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积极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务局,负责日常工作事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进度和名次,研究解决部署有关问题。最大限度强化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县级党委、政府要从解决饮水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完善领导机构,出台实施意见,特别是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筹集比例要以政府文件形式进行明确。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针对农村出现的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等形式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宣传工作,把国家政策和民生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通过乡镇、村干部广泛发动与组织群众,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认识,积极参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三)做好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进度

按照《安徽省****2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充分做好工程建设的选点布局、《实施方案》编制与报批、任务责任分解、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严格按照序时进度要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按时完成月度建设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年度实施方案,要以县为单位,由县(区)水务局统一编制,报**水务局批准后实施。同时,要严格工程项目计划的严肃性,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实施方案。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一是优化技术方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考虑水源保护设施和饮水安全监测网络建设。二是提高科技含量。积极推广实行全自动化控制管理,推广应用水质处理器、变频调节器和无功补偿器。单村供水工程要进一步推广应用自动供水装置。

(四)积极拓宽渠道,落实配套资金

资金的足额到位是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要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的攻坚实力,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足额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兑现资金承诺;积极采用引资借贷、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筹集群众资金,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投资参与,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同时,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55号)和《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财建〔20**〕202号),设立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县级报账、转账结算,严格按工程进度拨付,确保工程资金足额到位和使用安全。各级水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建设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农村饮水项目建设资金,对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要从严查处。

(五)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项目管理中,积极推行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帐制和竣工验收制等“六制”,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以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从工程经费来源、投资情况、责任单位和人员、建设单位、受益范围等情况在媒体上和受益村进行公示。每处工程都要指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作业,限定施工期限。严把勘测、设计、施工、材料、监理关,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控制,建设精品工程,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建立月进度排名通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工程建设前后进行水质化验,保证水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切实把民生工程办好,做到当年建设当年受益,要保证工程建一处受益一处、造福一方。

(六)坚持建管并重,发挥工程效益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让群众长期受益,能够良性运营的关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建设和管理难度大,积极研究和探索经营与管理模式,通过组建供水公司、农民用水协会,采取招商合作、股份制、租赁、拍卖、私人承包供水工程等形式,规模化集中供水,实现规范管理、保障水质、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利于工程运行管理。积极探索低水价的运行办法和群众接受的管理机制,确保农民饮得上、饮得起、长期受益。按照“新水新价、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核定水价,实行有偿供水,做到以水养水、以井养井,建立起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供水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良性化发展道路。工程完工验收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落实产权,签定承包协议,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七)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饮水安全

**、县区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要组织成员单位组成督促检查组,每月组织1次专项督查,就工程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工程材料选用、资金投入情况、质量效益情况进行全面查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县区要定期召开由饮水工程所在乡村和用水户代表参加的监督反馈会,根据反馈的意见,及时整改解决,将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12月底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八)积极探索规模化集中式公司化运营模式

针对我**已经建设并适度运营的农村供水工程,根据运营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分类指导,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受益用水户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采取并网、联网的方法适度扩大供水范围和规模,整合农村供水资源,有效降低工程运营成本,走规模化集约化的乡镇供水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按照“改制从产权入手,管理从建设开始”的原则,可以股份制管理形式为主,实现筹资多元化、建设规范化、供水商品化。通过产权置换,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走农村供水公司化**场化的运作模式,使农民群众“用得上,饮得起”长期得到实惠,长期饮用卫生水、安全水、放心水。

上一篇:体育场建设方案征询意见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