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22 11:27: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研究

[摘要] 中医体质学已逐步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合理而全面地揭示了中医体质类型,指导着临床。由于中医体质决定着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且体质状态相对稳定,但可随后天因素改变的特点,探寻疾病的易感体质,研究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则有利于从中医体质角度认识疾病、防治疾病。该文对498例COPD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形式进行体质判定,并分析了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COPD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相密切相关。因此提出在COPD的不同时期采取调体治疗,纠正偏颇体质,“辨体”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COPD的预防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对降低COPD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体质;体质分类;中医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它既是重大疾病,也是卫生科研的重大课题。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2]。体质类型决定COPD的易感性,体质因素决定COPD的证候类型、变化转归方式及防治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药调体与辨证相结合,预防及治疗COPD,降低COPD发病率及病死率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且愿意接受中医体质调查患者,共498例,其中男性299例,女性199例。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5~85岁。③愿意接受中医体质调查者。

1.4 排除标准 ①住院天数24 h以内患者。②合并有肿瘤患者。③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④合并有除贫血以外的其他血液疾病患者。⑤住院期间外科手术患者。⑥年龄不足45岁或超过85岁。⑦拒绝或不能配合中医体质调查者。

1.5 COPD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肺胀病”进行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分为:外寒内饮证、痰浊雍肺证、痰热郁肺证、阳虚水泛证、痰郁阻肺证、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证共7个证型。

1.6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标准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 中关于体质分类的标准,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等9种体质类型。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标准: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平和体质为正常体质,其他均为偏颇体质。

1.7 临床调查的实施 ①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的住院病例,通过当面与患者沟通或据出院病历通讯方式与患者取得联系,在向患者详细讲解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纳入研究对象。②中医体质调查需是在研究对象已出院、处于COPD缓解期时进行,采取调查人员与研究对象当面访问形式。按照中医体质调查表,患者可根据近1年处COPD缓解期时感觉及体验自行填写或由调查人员逐条提问代其填写,舌苔、脉象均由1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副主任医师判定填写。在提问过程中,耐心解答被调查者不理解事项,以求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③调查人员根据研究对象住院病历资料如实填写《COPD患者临床观察记录表》,收集中医证候类型。

1.8 统计方法 将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储存、整理、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COPD患者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符合标准的498例COPD患者中,平和质14例,占总病例数的2.8%,病理体质者484例,占总病例数的97.2%。部分患者有2~3种体质倾向,根据分数高低,取判定结果为“是”且转化分最高者为主要体质类型。病理体质患者中,气虚质113例,占总数的22.8%,痰湿质90例,占总数的18.1%,湿热质88例,占总数的17.7%,其他依次为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提示COPD常见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见表1。

2.2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证候分布情况 对498 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寒内饮、痰浊雍肺、痰热郁肺、痰瘀阻肺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见表2。

2.3 COPD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分析表明,气虚质与外寒里饮证、痰浊阻肺证、正虚喘脱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浊雍肺证、痰蒙神窍证显著相关,湿热质与痰热郁肺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阳虚水泛证、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证显著相关,血瘀质与痰瘀阻肺证显著相关,阴虚证与痰热郁肺证显著相关。平和质与特禀质体质类型因例数太少,未作相关性分析,见表3。

3 讨论

3.1 COP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祖国医学“肺胀”范畴,其发病以正气亏虚为其基础,因易于感受外邪而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久致肺体及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而发为“肺胀”。本研究显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是COPD患者出现频率最多的体质,分别占总数的22.8%,18.1%,17.7%,说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易患COPD。气虚质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古人多称“气弱”、“气衰”、“气虚之人”。就其发病倾向,《灵枢·论痛》称其为“薄皮弱肉”之人易感触风邪而发病。清·吴德汉《医理辑要》中亦云:“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劳伤者,中气必损”。气虚质患者脏腑功能状态低下,肺气虚则卫表不固,易为外邪所侵,病后由于正气亏虚,无力抗邪外出,病情缠绵难愈,易于反复发作,发为肺胀,最后肺脾肾三脏虚损,甚可累及心气、心阳,发生喘脱危重症。故气虚质成为COPD患者最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痰湿质多因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过食肥甘所致,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外邪致病,每多以有形质者为依附,痰湿质者素有痰湿内停,痰湿为有形之邪,易于形成内外相引,内外合邪而发病。且痰湿质患者痰湿阻滞,气机不畅,可致瘀血产生;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最终痰浊、水饮、瘀血错杂为患,故痰湿质者易患COPD,且易使病情持续加重。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清·叶天士《温热论》曰:“有酒客里热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故湿热质者易内外合邪而致病,且易化生痰热,痰热郁肺,肺失宣降而咳逆气喘,又因湿性粘滞,胶着难解,病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故湿热质者易患COPD,且病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3.2 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对498 例COP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显示,外寒内饮、痰浊雍肺、痰热郁肺、痰瘀阻肺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相比较而言,阳虚水泛、痰蒙神窍、正虚喘脱所占总数百分比较小。这与肺胀在病理演变过程中,早期病理产物以痰浊为主,继之则痰浊、水饮,最后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以及后期容易出现昏迷、痉厥、出血、喘脱的危重症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3.3 COPD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关系研究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个性特征[4]。由于中医体质决定着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因此,中医体质类型决定了COPD的易感性以及证候类型特点。本研究通过对498例COPD患者的体质类型与外寒内饮证、痰浊雍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阳虚水泛证、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证 7 个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探讨COPD体质类型与证候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质与证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说明体质的特异性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及发病后所表现的证候特点[5]。

慢性阻塞性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但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因此积极预防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已成为COPD防治的关键,这与祖国医学“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一致。许飞龙[6]等强调“辨体”与“辨证”综合运用将有利于对疾病的本质的全面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因此,充分认识COPD易感体质,以及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有利于COPD的预防及治疗。因体质状态是相对稳定的,但可随着后天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故通过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在未发展至COPD或COPD稳定期,调整偏颇体质,使其向平和质倾向,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和,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利于降低COPD的发病率及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次数。就COPD最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分别可采用补气扶正、健脾化痰利湿、清热化湿的方法。在COPD急性加重期,据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采用辨证与辨体相结合治疗,则遵循了中医治法“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原则,标本兼顾,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演变。同时,据中医体质受后天因素影响,如年龄、环境、社会-心理、疾病及药物、营养饮食等影响,体质的调节不仅可采取药物的干预,还可采取多途径方式调节,特别对于COPD缓解期患者,合理的饮食,舒畅的心情,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气功康复、太极拳、呼吸肌锻炼等,均能有效的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 问题与展望

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且因体质因素受地域影响,故考虑与异域合作研究,重视开展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以阐明COPD体质及证候的分布规律、组合规律以及演变规律,规范中医体质辨证,为从中医体质角度预防和治疗COPD提供明确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

[2] 玉男,徐丽敏,陈晴燕,等. 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9):12.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4]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

[5] 田松,赵丽娟,梁晓葳,等.500 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21.

[6] 许飞龙,符林春,岑玉文.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1997.

Study on relations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dy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in COPD patients

LIU Wei*, GE Zheng-hang, LI Bo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fic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body constitutions had beening gradually founded, which showed TCM body constitutions comprehensively and introduc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CM body constitutions, it was benefit to recognize and prevent diseas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usceptible body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and since TCM body constitutions lead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sceptibility and tendency of diseases and the body was stable but changed later. TCM body constitutions of 498 COPDs were diagnosed by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nstitutions of Qi asthenia, of phlegm-dampness and of damp-heat were common constitutions in COPD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body constitutions and syndromes. Thu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 of COPD taking the treatment of adjusting the constitutions especially biased constitutions and combining “recognizing constitutions” and “recognizing syndromes” are benefit to increas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are significant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ody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syndromes

doi:10.4268/cjcmm20132035

上一篇:仙茅及其有效成分对不同状态L02细胞PXR—CYP3A... 下一篇:复方汉防己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TTR,ITIH1,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