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时间:2022-10-22 10:34:13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讲,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处理和运用,从而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就历史学科而言,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书籍、网络和社会。

书籍信息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历史典籍、历史刊物以及文学作品等。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阅览室和图书馆,借阅有关书刊,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网络信息更为广泛,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历史信息。网络是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知识库、资源库,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典型的历史网站或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图片、视频、课件、文献资料以及练习题、检测题等。

社会信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社会调查等途径来获取。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引导学生对历史名胜进行参观,也可以对社会阅历深、熟悉当地历史乃至国家、世界历史的名人进行走访调查等,从而获取所需信息。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编排体例和自身学习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的信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同学都能把自己获取的信息在全班同学中交流,共享资源,那么这个信息总量的威力就是无比巨大的了。

学生收集信息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处理信息。

这是因为,最初获得的一些信息是杂乱无章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必要的,而有些信息则是无用的,多余的,甚至是虚假的,错误的。正因如此,学生要具备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要通过辨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是对信息的有效处理。其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充分地发掘出已获得的信息的价值,以便于使用。处理信息是利用信息的基础,也是信息成为有用资源的重要条件。

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做一些必要的指导。具体做法是:

1.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对获得的信息,要认真地分析、判断,仔细地加以识别。因为来自网上的一些信息,有些时候是虚假的,没有可信度,这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删除那些虚假信息,而对那些可信度较高的信息则应该保留下来。

2.去粗取精,求同存异。我们最初得到的信息是庞杂的,繁复的。这时要告诉学生,不同的网站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的说法,要认真辨别。遇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要进行同类信息合并,保留最有代表性的信息。因为不同网站、报刊等对同一问题的说法一致或基本趋于一致,就表明这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很高的,我们可以采取认同的态度。而不同网站、报刊等对同一问题的说法有时会不尽相同,可能存在着一些争议,甚至相互抵触。这时应该告诉学生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比照,取最具权威性的说法,或者经过一段时间,通过反复论证,再加以确认。

3.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收集、处理信息之后,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过,这种结论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全面和准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个人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互相交流,经过讨论和评价,获得一致的看法,从而达到共识。

总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只有教会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学生创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新IPO透视 下一篇:解析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