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接地气”的作用

时间:2022-10-22 10:33:01

也谈语文教学“接地气”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语文这棵常青树只有立足在生活的土地里才能根深叶茂。语文教学要努力创设大语文学习的情境,把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巧妙地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去检验,知行统一,激发学习语文的情趣,形成优良的语文素养。

一、生活检验真伪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我和学生一起诵读美丽的文字,散文诗的魅力让大家一起走进了树的世界,融入到叶子的天堂,叶子的美,叶子的奉献,学生比较轻松地感受到了,由树及人,生活就是大树,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叶子,我们该怎么做呢?课后练习: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学生侃侃而谈,不由得,他们的语言也美了起来。为了让这个问题更加深入,我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用自己的画笔,绘画出美的叶子,并且写一写,自己这片美的叶子会给生活的大树带来什么?准备择优张贴到墙报上面。下午交流一看,哎呀呀,大家画出的叶子太多都是椭圆的,和课本上的插图差不多,毫无疑问,中午回家,闭门造车的多,有谁到大树下找叶子了?举手者寥寥无几,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视而不见,并决定这项作业延期收取,再给大家一天的时间,比一比谁的叶子最特别。

第二天,教室里成了叶子的世界,扇形的,爪形的,梳齿状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叶子,介绍什么叶子,什么形状,什么味道,在哪里观察到的。最后我们举办一个“做一片美的叶子”专栏墙报。接着,我发动学生通过课外看书、网络查阅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叶子。为什么秋叶变黄,冬日飘零,为什么有的树叶四季常青,松树真的没有落叶吗?这种“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在生活大舞台上的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二、生活培养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我的理解是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开拓语文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共用资源,而且要能够合理利用各科知识技能,带领学生拥抱生活,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学语文。

比如学习《槐乡五月》后,我问大家:我们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呢?“螃蟹”“菜花”――举手的同学很少,能说出来的就更少了。学生的反应引起了我的思考,这就是水乡的孩子,这就是爱家乡?对家乡都不了解,对祖国了解多少,爱祖国也是空洞的口号吧?如何把课堂学习感受真实化,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呢?课后,我布置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在家里向父母亲戚了解,我们家乡的特产有哪些?第二天交流讨论,让大家完成统计表格,要求大家利用校外时间,特别是双休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进行小小调查,贴近生活实际,收集真实信息,用孩子智慧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方法对策,多角度了解家乡特产的情况。之后完成家乡特产的综合研究表,首先是特产的名称、主要出产地、生产情况,并能够选择自己最关心的一种特产进行专题调查,最后用说唱演画等形式在全班家乡特产交流会上展现个人或团体的研究收获。

一周后的少先队活动上,有的学生写出了新颖详尽的讲稿,介绍了特产的情况;有的对调查的特产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同学们了解到了家乡的特产很多,比如龙香芋、螃蟹、菜籽油、蚕丝家纺、香葱、三腊菜、绿壳草鸡蛋等,每一年家乡都有热闹的节日来宣传,春季的千岛菜花节,秋季的金秋螃蟹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品尝。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提高了观察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他们体验生活、学会生活的优良习惯。

三、生活增添精彩

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培养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勤于表达的能力,要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大胆作文,尽情抒感,写好真实平凡的身边小事。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仅仅依靠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可不行,平时的练笔机会不能少,这样的机会在哪里?我以为,在课堂,在身边,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习了《爱如茉莉》,引导大家说说自己家里的温馨平凡的小事,写一写这些看似普通,实则蕴含大爱的家庭故事;教完《三袋麦子》后,想一想,第二年土地爷爷会给谁送礼物?他们会怎么办呢?每一年都是为自己过生日买蛋糕,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不庆祝生日呢?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我为妈妈做什么?中秋月儿明,桂香螃蟹鲜……只有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把生活的精彩增加到语文学习中来,课堂才能绽放精彩。

生活,一直都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生活,让生活的养分滋润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语文的真谛。课堂是小舞台,生活是大世界,语文教学需要接地气,它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和学生一起真正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精彩和平凡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3]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中心校)

上一篇: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之我见 下一篇:城市园林道路及施工技术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