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注药防治春尺蠖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5-19 10:52:51

打孔注药防治春尺蠖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对林业的重视,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杨树纯林面积增加幅度最大,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也随之日益严重,其中又以春尺蠖危害更为突出,由于该虫具有繁殖量大、易爆发成灾的特点,会将树木叶片在很短时间内吃光,形成“夏树冬景”。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制约林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春尺蠖;打孔注药;技术要点

于2006~2008年采取了春尺蠖打孔注药防治措施,现把简要做法和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作用机理

内吸性药物进入树体内能随树体内水分运动向上运输,即从根部向侧枝、顶梢、叶片传输、扩散、留存和发生代谢,到达叶片的药剂又能随下行液经韧皮部筛管转向根部。打孔注药技术就是利用树干自身的这种物质传输扩散能力,把注入的药液快速输送到树体各部,从而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

2 技术特点

打孔注药防治尺蠖是植物体内施药技术,与传统的外部用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2.1 药液利用率高

注药法与喷施法相比,将药液全部送入树体内被吸收利用。避免了因风刮、日晒雨淋而造成的无效浪费,而是注药法比常规法节约农药30%以上。

2.2 使用范围广 注药法不仅可以在大面积片林使用,而且可在因树体高大、交通阻碍等不便采取其它有效防治措施的林分中使用,弥补了在防治中存在死角的缺憾。

2.3 防治效果好

对春尺蠖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并可兼防刺吸式口器害虫,且药效一般在30日左右。

2.4 保护环境无污染

因为药液全部注入树体,减少了农药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农药对其他动、植物的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护春尺蠖的天敌和有益生物。

3 操作步骤

3.1 钻孔 在树干基部打孔,可使用背负式打孔注药机,简便省工,提高了速度和质量。

3.2 注药 将配兑好的药液装入高压树干注射机内或玻璃注射器内,再注入树干上的孔眼。

3.3 封闭孔眼

用泥巴或其他粘性物质及时封闭注药后的孔眼,防止药液流出。封口时要注意封严,否则进水易造成腐烂。

4 技术要点

4.1 钻孔部位及方式

于地面35~55cm的树干上钻孔,孔口略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夹角40~55°为宜,随树径增大而增大。2孔以上者,孔与孔的分布要错开,不要在同一面,也不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4.2 孔眼大小及深度 孔眼直径一般在0.8~1cm,深度一般在4~6cm为好。要按照不同树龄和树种确定孔眼大小和深浅,正确情况下,树龄小、干径小的树木孔眼宜小而浅,反之则大而深些;孔眼在2个月左右即可愈合。

4.3 注孔数量及注药量 注孔数量根据树干直径大小而定,以杨成片林木为例,干径小于10cm者不宜打孔,10~14cm打1个孔,14~20cm打2个孔,20~30cm打3个孔,30cm以上打4~5个孔。 注药量根据树体大小、虫口密度和药剂纯度而定,一般1cm胸径用原药1~1.5mL,可稀释1~3倍液注射。

4.4 药剂选择及注药适期 注射用药最好是内吸剂,便于传导,并可减少药剂对植物的药害,同时选择的药剂应为中性或酸性,慎用碱性,因为碱性物质在树体木质部不易传导。经使用对比,40%氧乐果乳油、20%吡虫啉乳油,防治效果极佳。 注药适期在春尺蠖孵化至2龄前注药最佳。

4.5 防治效果检验 注药后5~7d初见成效,要及时跟踪观察,10~13d成效显著,如无效果,应检查所有药品质量,所注射液的剂量和孔眼封闭是否符合标准,否则可利用孔眼重新注药。

上一篇:关于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思考 下一篇:探究乡村环境中湿地公园生态恢复与生态旅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