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思考

时间:2022-10-22 10:09:59

生本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思考

生本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并积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将生本教学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将生本教学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主动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一、尊重欣赏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和各项教学活动的动力,同时也是相等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欣赏也是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确保生本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学会尊重与欣赏学生,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丰富学生成功的学习体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极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以及动手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在实践中出错。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以及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进步以及优点要立刻表扬,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良好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体现出对于学生进步和努力的尊重。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有效落实生本教学,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尊重和欣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大胆的面对一切学习压力和挑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生本教学的实践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到班级以及校园的走廊旁边,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

二、关注个体差异,增强主体参与

生本教学的特点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展示平台,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和搭建展示自己的舞_,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注意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满足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不同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方式能够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到相应知识的学习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来,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学琴进行认真分析,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内容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造表达和展示的舞台。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学习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课上所学知识自行制作CD封面。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操作的方法以及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会存在较大的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肯定学生的成果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接下来再根据学生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方法运用给予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活化教学方式,落实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保障,推动生本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进一步活化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针对学科特征,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解、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以及实践操作等方法展开课程教学,并在教学各个环节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并采用情境或者主题的形式,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整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动态网页的制作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向学生展示多种用动态网页技术制作完成的精美网页,从而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学习情境当中,使得学生通过欣赏产生对这一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将事先设计好的网页制作任务交到学生的手中,引导学生在完成相应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掌握动态网页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运用的技巧。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一技术,在自学中会遇到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网页制作技术和方法亲自制作动态网页,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生本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理念,将其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将生本教学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紧密结合能够真正确立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实践操作空间,鼓励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的乐趣,有效完善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关于畜牧领域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 下一篇:可见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