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意义

时间:2022-10-22 08:35:21

浅谈当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意义

摘 要 幸福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和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幸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越来越远了。党的十提出了“实现中国梦是人们追求幸福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幸福的异化现象充斥着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误解和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幸福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着我们的实际生活,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构建幸福中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十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以为首的党中央指导下胜利召开,会议全面回应了人们群众对于幸福感的期待。我们所有人都在追求着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我们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的人认为衣食无忧就是最大的幸福,有的人则认为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就是最大的幸福,还有的人认为为社会多做贡献就是最大的幸福。这种对幸福的理解我们称之为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把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结合起来,认为劳动创造是实现幸福的基本途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在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终极目标,这些都是对人类幸福的追求、总结和超越,更是把人类对幸福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概述

幸福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和平、满足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体验。从马克思的立场来看,幸福不是简单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从一定的角度上讲,幸福是经过人的努力和劳动创造而获得的满足所引起的心情愉悦,是人们在劳动奋斗过程中由于创造能力的发挥以及人生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满足。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幸福观的内在要求。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幸福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而人的幸福最本质的需要就是进行自由自在的劳动,人的需要不仅指能够满足其需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而且还指向生产这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劳动本身。幸福不是原来就存在,而是对现实生活的需要。“人应当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劳动应当重新获得它由于分工而丧失的那种吸引人的力量。”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在其意识到劳动的价值实现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人们在社会中不断地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内心的幸福感。人类对幸福的自觉追求,是人获取幸福的基本途径。在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中也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在当今时代,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和人生方向,朝着建设幸福中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积极地学习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对幸福进行深入研究,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社会时代性

自古以来,幸福一直环绕在人们的周围,不同的阶级、阶层对幸福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每个时代对幸福的需求都有不同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人民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代注定了我们要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这一要求而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共产党成立之初,我们党和人民则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出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人民自由,拥有自由的人身权和话语权是最大的幸福。十以来,人们更重要的是注重自身的幸福感,做到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个人的幸福算不上真正的幸福,只有整个社会幸福了才是真的幸福。

2.2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指导廉政建设

在构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必须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伟大的工程,尤其把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加强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对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强化理论知识,认识到幸福对我们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促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适应中华大地这片肥沃的土壤并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新的含义。十三中全会也指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

2.3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国民幸福不仅仅是物质概念,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公平正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和维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下的实现。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我们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人们感到身心愉悦,充满幸福。公平不仅体现在分配领域,而且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待遇、保障、机会等。我们要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框架下,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幸福”成为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进一步增强国人的幸福感,早日实现建成幸福中国的宏伟目标。

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我们的启示

3.1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在当前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整体,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对幸福都有很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对我们追求幸福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资源环境、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腐败等。如何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既要把握事物的统一面又要抓住事物的对立面,做到事物既对立又统一。我们客观上既要看到生产力落后、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等原因,又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进步。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我们当前的生活都是幸福的,这些得益于有正确幸福观的指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2加快经济改革进程,创立人民幸福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出口货物的贸易量,平衡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把经济建设的发展放到了首位,只有把经济建设搞好,才能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十以来更是加快了经济改革发展的进程,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切实提高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统一。十首次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供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为经济建设而服务的。现将发展的重点转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构建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3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科学的、合理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和先锋模范事迹,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正确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想批判和抵制错误的幸福异化现象,树立劳动创造比享受更能感受到幸福,社会大众幸福才是真的幸福观。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去体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意蕴,把握幸福的真谛,拥有理性、科学、合理的幸福体系,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要积极地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努力,以他人的幸福、以社会的幸福为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上一篇:用PPT制作英语听力课件 下一篇:二元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