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10-22 08:05:33

海南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今年4月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对辖内8家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2年第一季度末,所有村镇银行均未发行银行卡,传统的支付结算工具发展缓慢,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极其有限,村镇银行尚未起到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村镇银行 支付工具 账户管理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12年第一季度末,海南省共有8家村镇银行,8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共计16.15亿元,负债总额为14.97亿元,其中3家盈利,5家村镇银行处于亏损状态。通过调研发现,村镇银行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推广缓慢,支付结算领域发展严重滞后。

(一)账户开设情况

从统计数据看,8家村镇银行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数量为352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量为3035户。其中已开设单位结算账户主要是以一般账户为主,临时账户数量最少。从开户银行来看,海口苏南村镇银行开设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最多,共272户,海南保亭融兴村镇银行开设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量最多,共1218户。成立于2011年12月16日的定安合丰村镇银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数量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量皆为0。

表1 村镇银行账户开设情况统计表

注:以上数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季度末。

(二)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情况

1.村镇银行票据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村镇银行开设了现金支票业务,但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票据业务仍未开展。

2.省内8家村镇银行尚未发行银行卡,受此影响,新型支付业务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只有3家村镇银行能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共计165个客户开通网银业务),而固定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电子银行、投资理财等广受客户欢迎咨询的新型业务也受条件限制尚未开展。

(三)系统接入情况

全省村镇银行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共有4家,接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有2家,仍有4家村镇银行还没有接入央行任何支付清算系统,目前处于协商接入阶段。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还未有村镇银行接入。

表2 村镇银行系统接入情况表

注:“是”表示加入,“否”表示未加入。

(四)支付机具安装情况

1.ATM机安装情况。全省只有3家村镇银行安装了ATM机。海口苏南村镇银行安装2台、琼海国民村镇银行安装2台、文昌国民村镇银行安装1台。

2.POS机安装情况。安装了POS机村镇银行有2家,占全省村镇银行数量25%。其中琼海国民村镇银行安装了7台,文昌国民村镇银行安装了2台。

3.其他支付机具安装情况。由于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且尚未发行银行卡,因此村镇银行缺乏动力去安装其他支付机具。

表3 POS机等支付机具安装情况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认可程度低

文昌国民村镇银行是海南省成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时间是2010年4月,其他村镇银行成立时间则更晚,品牌知名度低,民众对这一新型金融机构不了解,认可程度低,他们更愿意到熟悉的商业银行去开户办理业务,民众对小银行缺乏安全感,严重限制村镇银行账户开设数量的增长,继而影响到其他支付业务的开展。

(二)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受限

1.一方面由于品牌知名度弱,民众认可度低,业务无法顺利开展,票据使用量小;另一方面受海南地区票据认可度较低的支付习惯影响,票据业务发展缓慢。

2.《银行卡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开办银行卡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开业3年以上,具有办理零售业务的良好业务基础。尽管为了支持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人民银行在政策上适当放松对村镇银行开办银行卡的要求,海口苏南村镇银行发卡所需的科技硬件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认可,但由于成立时间都比较短,发行银行卡准备时间较长,所以目前还没有村镇银行发行银行卡,造成村镇银行安装的ATM机等机具闲置,电子银行、投资理财等广受客户欢迎的新型业务无法开展。

(三)支付清算渠道不通畅

1.网点单一。目前,辖内各村镇银行都只有一个网点,客户只能在该网点办理业务,离开当地就无法办理业务,给客户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很多村镇银行开展业务极为困难,相较其他网点发达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弱势明显。

2.清算渠道不畅通。8家村镇银行中,净资产排在首位的海口苏南村镇银行为4700多万,排在末位的定安合丰村镇银行仅为914万,低于注册资本,且村镇银行处于起步阶段,资金紧张,不足以支持其直接参与耗费较高的现代支付清算系统。因此村镇银行只能由发起行申请以间接方式加入央行现代支付清算系统,但由于村镇银行发起行都是外地商业银行,只能由发起行向其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申请,由此出现本地业务、异地审批的情况,增加了审批时间,降低了审批效率,因此目前仍有4家村镇银行未加入央行现代支付清算系统。

(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从统计数据看,8家村镇银行共有员工12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56名,大专文化的员工比例为37.9%,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比13.7%。大部分员工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或新招收的非银行行业从业人员,他们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及行业经验,只是简单接受培训就匆匆上岗,对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理解不足,无法快速打开市场。

村镇银行金融人才紧缺主要由于:一方面村镇银行大多坐落于乡镇,而优秀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他们不愿意放弃城市便利条件到乡镇去工作。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提供的待遇福利不具备吸引力,金融精英不愿屈就。

三、相关建议

(一)增强品牌宣传

1.媒体宣传。一方面村镇银行可联合当地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村镇银行的广告宣传片,增强农民对村镇银行的印象。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可在地方主流平面媒体开设村镇银行知识小专栏,让更多群众了解村镇银行。

2.上门宣传。村镇银行应利用有利的人缘和地缘,深入农村进行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海报、折页,并设立咨询台,为群众讲解村镇银行相关知识。

3.载体宣传。一方面村镇银行可依托当地文体活动和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等平台,积极投身社区活动,宣传自身品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各类金融交流会,提高品牌影响力。

(二)加大扶持力度

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时间短、资金实力弱、盈利能力差。因此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适当给予一定的扶持,让村镇银行代办发工资、收取水电费等业务,帮助其增加营业外收入,让它们享受适度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及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分支机构可建立村镇银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村镇银行工作座谈会,通过联席会议形成各成员单位工作联动、学习交流、信息共享、激励约束等机制,共同帮助村镇银行发展壮大,实现服务农村金融的作用。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1.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灵活、创新的金融产品。

2.村镇银行应深入农村调研,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带设备,逐村逐户地摆放客户,对于符合条件的客户,可简化手续,当场办理开户等业务。

3.一方面村镇银行在信贷决策时应针对客户自身的特点及需求,在可控条件下,应提高审批效率,充分体现“效率为先”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可根据农业自身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建立弹性还款制度。可以一次还本付息或提前还息、部分还本或分期还本付息。

(四)加强支付清算渠道建设

1.人民银行应尽快理顺业务监管权与系统接入审批权不在一地的矛盾,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让村镇银行早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等央行现代支付清算系统,实现资金汇兑实时到账。

2.人民银行可借鉴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模式在全国村镇银行间建设统一的资金清算平台,为在各地村镇银行开户的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提供便利条件。

(五)组织培训交流活动

1.积极向发起行争取人才、管理培训、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2.与当地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合作,邀请资深业务人员传授经验,通过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发展。

3.定期举办座谈会,加强员工之间沟通交流,并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积极性。

注释

{1}本文所有数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季度末。

{2}表格中村镇银行按成立时间长短依次排列。

参考文献

[1]高传华.村镇银行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12(5).

[2]陈英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J].中国金融,2012(10).

[3]郭丽丽.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承德三家村镇银行为例[J].中国金融,2012(3).

[4]王灿.基于swot模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J].金融经济,2012(8).

[5]李军.欠发达地区发展村镇银行相关问题探析[J].甘肃金融,2012(4).

作者简介:吴志贵(1984-),男,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吴帆(1984-),男,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林昕(1984-),女,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上一篇:情迷法国普罗旺斯 下一篇:如何按需选购家用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