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平衡的挑战

时间:2022-10-22 07:40:48

金融市场是人之本性暴露得最淋漓尽致的地方。在这里,有人诚信起家,有人狡黠致富,有人雄心勃勃,有人贪得无厌。人性中的美德和罪恶,在这里暴露无遗。

有人说,贪婪既可推动社会的发展,又能带来灭顶之灾。而风险控制,是一个在二者中寻找平衡的挑战。《全球风控家――中央对手方清算》描述了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央对手方集中清算风控机制如何在应对这个挑战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形成今天的全球格局,并仍在不断演变的环境中创新。

这本书将中央对手方清算发展过程中交易群体、交易所和清算所股东、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纵横捭阖展现得栩栩如生,帮助读者不仅明晰今日中央对手方清算全球格局的由来,更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我和这本书结缘的过程,充满诸多的巧合。

2012年6月初,天津市政府金融办和贵金属交易所人员一同拜访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伦敦清算所(LCH)。在讨论了天津市建设清算所的设想之后,对方郑重赠送给我们一件礼物,就是《全球风控家》英文原著。

翻阅后我发现,作者彼得・诺曼(Peter Norman)先生曾在路透社就职,是我在汤姆森路透十年多职业生涯的前辈同事。书的推荐人之一理查德・伯立安德(Richard Berliand,大通摩根银行全球期货与期权业务前董事长),我们已相识多年,2007年他邀请我加入大通摩根期货公司的董事会。

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阅读这本书帮助我总结和提升了自己对交易和清算的理解,使我萌发了出版它的中文译本让同行们共同受益的想法。

我随即联系了两位,告诉他们我感觉这是一部对中国交易所和集中清算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的著作,并准备将它译成中文版。彼得听了非常高兴并对我的想法表示支持。理查德当时刚退休,表示如果我们需要,他愿意到中国来和我的团队及朋友们见面探讨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阅读这本书对我还是个充满回忆的经历,书中很多角色我在职业生涯中有过直接交往。

2012年1月12日,天津贵金融交易所团队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总部和总裁皮平德・吉尔(Phupinder Gill)先生的会面给我印象深刻。这位不苟言笑的人在倾听我们谈话时,目光犀利、面色严峻。但是几分钟后一些随和从他冷峻的外表下流露了出来:他说自己的印度名字太难发音,让我像他的朋友们一样直呼他的姓Gill当做名字。谈到国内的“六部委联合清理整顿交易所运动”和交易平台的建设时,他把负责金属能源期货的副总裁也叫来参加。

书里的另外一个角色,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部委员查理・马克里维(Charlie McCreevy)2006年5月参加中国―欧盟金融峰会时,当时在路透就职的我为他安排了“路透焦点人物”论坛,与北京150多位金融界人士见面。

初译是2012年8月启动的,学习金融市场和工商企业管理的十几位海归朋友们参与翻译了一部分初稿。补足初稿缺失的部分,翻译二稿,审定终稿,工作量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推敲着每句每段,让我有时后悔开始了这项工程。

是让译文尽量中文化还是保留些洋味?尽量中文化可以照顾到文字的通顺优雅,但完全中文化可能会失去外语原文的新鲜感,每天让我感到两难。

是让表达尽量忠实原意还是要把它梳理顺畅?翻译的过程是“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平衡,完全忠实原文的表达可能会让读者感觉阅读吃力;梳理舒畅可能会离开原文字面意思,却可使阅读不显得枯燥。译作过程中我始终在三者之间反复游移。

如何处理中文中还不存在的概念和专有名词?衍生品和交易清算行业里机构众多,收购合并走马灯般变化更迭,很多概念和专有名词需要编创,很多译成中文后极为相近,极易混淆,反复考虑但想不出很好的办法之后,我只好将原文名称保留在中译文后面的括弧里。

在译作过程中,我一直在与作者诺曼先生交流,力图在译作中完整准确表达他的本意。在英文版的一些内容存在歧义的情况下,经过协商我获得了他的同意,在中文译作里进行了修改或更正,以帮助读者获得完整准确的理解。

这是我在译作方面的第一次尝试。当搁笔的时候,我的心情很复杂。萦绕在心头的,是忘记了在哪里看到的一位译作高手的话,大意是:完美的译作是不存在的,它永远都留有修改和完善的空间,它是一种孤独和带着缺憾的工作。但是,想到这项工作可能为中国金融行业尤其是交易所、清算所、衍生品、风控及相关行业的监管者、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思考的原料,我们又感到莫大的欣慰!

愿读者能与我们一起领略诸多国家的金融精英们用血的教训缔造出来的“寻找平衡的挑战”。

上一篇:第十七次中国教育工作者代表团访日 下一篇:全程个性化护理对顺产产妇情绪波动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