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110例

时间:2022-10-22 07:03:50

[摘要]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HFWD)患儿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8年3~10月诊治的11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10例患儿中98例有典型临床表现,均有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发热102例(92.7%),血常规检查:WBC升高32例(29.1%),WBC下降18例(16.4%),其余在正常范围,经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均痊愈,未出现严重病发症。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25.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186-02

儿童手足口病(HFWD)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近几年有增多趋势,临床特点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重症患儿病情呈进展性,易致死亡。现对110例手足口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0例HFWD患者均为本县儿童,男79例,女31例,平均年龄2.9岁,最小4个月,最大11岁,4~6月份发病率最高。

1.2临床表现

1.2.1发热 110例患儿,有102例发热,其中37.1~38.0℃82例(72.7%),38.1~39.0℃ 21例(19.1%),>39.0℃ 7例(6.4%),发热持续时间2~5 d。

1.2.2口腔表现110例均出现口腔黏膜疱疹,分布于口腔任何部位,以颊黏膜软腭多见,病变初期为咽部充血,口腔有2~5 mm大小黏膜疱疹,边缘充血,1~2 d溃破形成溃疡,上面有灰色渗出物覆盖,周围有红晕,并有流涎拒食。

1.2.3皮疹 110例均有皮疹,见于手足指(趾)屈间及臀部,呈散在的红色丘疹、疱疹,周围红润,疱疹2 mm左右,疱液透明,5~8 d消退,有5例在膝盖部位也出现疱疹。

1.3实验室检查

WBC计数正常60例(54.5%),WBC增高32例(29.1%),以淋巴细胞相对增多,WBC降低18例(16.4%)。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采用清热解毒口服溶液口服,2~5 ml/次,3次/d,并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洗手、足、臀部,3~5次/d,伴有精神差、拒食患儿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次)静滴,高热者用物理降热或其他退热剂,白细胞高者加用头孢曲松钠静滴,本组患者均痊愈。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多由萨科奇A16病毒引起,也可由A5、A10引起,近年来由越重要的地位[1]。目前已知人类是EV71唯一的自然宿主,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15×109/L)或显著降低(9 mmol/L);⑦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在鉴别诊断方面,手足口病需与风疹、麻疹、水痘、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峡炎等鉴别。手足口病的斑丘疹颇似风疹、麻疹,但手足口病出现的皮疹在疹褪后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且耳后和枕后淋巴结很少见增大。疱疹较水痘小且硬,四肢常被累及。疱疹性口腔炎的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有局部淋巴结大,多为散发病例,而手足口病多呈流行性,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多见于咽部及扁桃体,而手足口病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及硬腭。 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臀部、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为主,呈自限性,经治疗后预后一般良好,且本病传染性强,流行性强,传播快,在短期内可造成大流行,出现高热不退、易惊、嗜睡、呕吐,四肢肌力、肌张力下降,特别来自疫区而无皮疹者更应高度重视。本病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有学者指出,手足口病靠接触传播,也与饮食卫生与环境有关。因此,必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患病期间注意患儿口腔卫生,进食前后用9 g/L盐或温开水漱口,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流行期间尽量避免让婴幼儿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本病预防重在做好保健工作,托幼机构在流行季节应加强晨检和巡视,以控制疾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愈蓉,朱启.肠病毒71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2):887-889.

[2]杨凌,胡景伟,周忠蜀.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2):1782-1785.

[3]李双杰.肠道病毒71型感染型疾病[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2):1780.

(收稿日期:2010-03-15)

上一篇: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53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运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的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