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中圈子的界定和特点

时间:2022-10-22 06:58:30

社会组织中圈子的界定和特点

【摘要】文章将社会组织中存在的“圈子”分为下属之间的“圈子”和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圈子”两种,并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对两种类型 “圈子”的属性分别进行了定义。此外,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从二个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社会组织中“圈子”存在的客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圈子”;群体;需求层次;社会交换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07-02

“圈子”的理解和解释可以很多。新华字典中对“圈子”的解释大概就几种:圆而中空的形状、环形及引申为周围界限;或者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社会组织中的“圈子”,既有表明界限的含义又有集体范围的含义。社会组织中个人按照扮演角色的不同而成为领导者或者下属,“圈子”的形成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下属之间的关系和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所以组织中存在的“圈子”形式既包括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形成的“圈子”,又包括下属之间形成的不同的“圈子”。

1.社会组织中圈子的定义

目前,对社会组织中“圈子”定义并不明确。比如,王维奎认为“圈子”是非社会组织中的一种;梁钧平:“圈子”是介于社会组织与非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现象,它既依托正式权力,又依托非正式的力量;那么如何能够明确社会组织中“圈子”的含义,又如何对下属之间的“圈子”和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建立的“圈子”进行区分,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社会组织中的个人都属于不同的群体。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Stephen.P.Robbins在《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将群体定义为“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织而成的集合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定义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个体的行为由组织的目标规定,并且指向组织目标;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联盟关系,它们是员工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中自然形成的。不同的群体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正式群体通常表现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非正式群体一般表现为友谊型群体;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都可以表现为利益型群体。

管理学家周三多教授指出,“非社会组织是伴随着社会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他们在正常的组织运转中,会渐渐发现在其他同事身上也存在一些自己所具有、所欣赏、所喜爱的东西,从而相互吸引和接受,并开始工作以外的联系。频繁的非正式联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这样,久而久之,一些社会组织的成员之间的私人关系从相互接受、了解逐步上升为友谊,一些无形的、与社会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社会组织之外的小群体便慢慢地形了。”这里的非社会组织就是指在社会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

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特征的了解可以发现,下属之间建立的“圈子”更多的体现了非正式群体的特性,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建立的“圈子”的属性基本不属于非正式群体的范畴,而是更多地体现正式群体的特点。所以,文章认为,社会组织中,下属之间建立的“圈子”属于非正式群体的范畴,体现为友谊型群体和利益型群体的方式;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建立的“圈子”是以正式群体关系为基础,是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特征的综合体现。

2.社会组织中“圈子”存在的客观因素分析

社会组织中“圈子”现象的存在非常普遍,不仅是体现在中国的组织中,西方的社会组织中同样存在“圈子”现象。国内外学者对于“圈子”存在的原因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研究多是从“圈子文化”的角度,强调中国特殊的关系文化对圈子形成的影响;西方研究者大多以组织行为学中领导——下属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探讨“圈子”的成因。为了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解释社会组织中“圈子”存在的原因,文章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对圈子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他假设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物种需要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主要是指维持人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自己免受生理和情绪伤害的需要;社会需要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包括成长、开发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对照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圈子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

下属之间形成“圈子”,是因为个体想要得到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等基本需要而组成的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人们通过平等的交流,互相帮助、建立友谊,接纳别人并被群体接纳等方式满足他们自己的基本需要。通过加入群体,能够降低个体独处时的不安全感;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后,会感到自己更为强大,因而减少了自我怀疑感,面对威胁更有能力抵制;加入一个被大家认为十分重要的群体,能够使个体获得该群体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群体能使其成员感受到自我价值,而且能够满足社交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满足。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形成的“圈子”,不仅是为了追求上述需要的满足,而且还有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因为,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有组织赋予的合法权利并且掌握着各种稀缺的资源,下属为了满足实现自我的需要,会愿意与(上接第7页)领导者建立亲密的关系以获得更多的资源;领导者为了成功地达成组织目标而体现自我价值,需要与下属建立密切的关系以获得更大的支持。所以,就会形成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圈子”。

二、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对人类的社会互动行为以类似于经济交换的观点加以诠释的各种理论的总称。它以特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主张人的一切活动和社会关系都是以奖赏和报酬为向导。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个体心理取向视角对圈子的形成进行解释。

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认为社会交换要素包括个体对有价值物体的渴求,他人拥有这个有价值的物品,自己拥有他人所需要的物品并且双方互相提供并接受各自的物品。

通过社会交换理论可以看出,组织中个体之间的交往是以互换为基础的,在互换过程中付出自己的代价以交换想要得到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仅仅体现为经济利益。“圈子”的存在为个体的交换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对某种利益有着共同追求的个体或者有能力实现资源互换的个体,就会以不同的方式聚集从而形成不同的“圈子”。下属之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圈子”的形成都可以解释为实现社会交换的需要。

关于社会组织中“圈子”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主要以组织行为学中领导——下属交换理论为基础,对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Graen和Dansereau指出,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区分不同的下属,采用不同的管理风格,并与不同的下属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关系。领导和一部分下属建立了特殊的关系,这些下属会得到更多信任和关照,可能享有特权,如工作更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更多的升迁机会和报酬等等,这些下属就属于“圈内部属”,其余部属就成为“圈外部属”,后者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得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下属关系局限在正式的工作关系范围内。实证研究也表明,“圈内”和“圈外”部属的现象在组织环境中是确实存在的。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良好的关系,能提高下属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绩效,“圈内”成员对领导者会产生信任并表示忠诚。由于领导者――下属之间的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所以,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领导者和下属之间会建立以各种利益为基础的不同的“圈子”。

基于以上对社会组织中“圈子”属性的研究以及对“圈子”存在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组织中“圈子”的存在是客观的,它是社会组织结构存在的必然产物;是组织中个人基本需求满足的需要,是人际关系交往必然会产生的结果。所以,对待组织中存在的“圈子”现象,我们应该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不要主观上进行排斥,而是对之加以引导,教育和规范,让“圈子”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友谊型、命令型和任务型群体的特征,而较少地体现利益型群体的特点,引导“圈子”的利益取向和组织目标相一致,增进组织的凝聚力、保持组织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鸿.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美]弗兰克·G·戈布尔.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湖南婚嫁茶俗 下一篇:浅谈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