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22 04:51:30

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睡眠障碍是心血管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刚入院的患者更为明显。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它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恢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现就影响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7年1月至11月住院患者通过访谈式调查及临床观察发现有8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男35例,女55例,年龄在45~85岁之间,其中冠心病30例,风心病8例,高血压35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心力衰竭10例。

2睡眠障碍的类型

①入睡困难:从准备入睡到熟睡超过一小时。②不能熟睡:有轻微的声响刺激便能醒来,一夜中醒来达2次以上。③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以往时间提前一小时以上,并且醒来后不能入睡。④睡眠时间缩短: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整夜累计睡眠的总时数<5小时。

3原因分析

3.1疾病因素

疾病引起的不适胸闷胸痛,头昏,咳嗽咳痰等病理因素的影响,使患者难以入睡,其中以冠心病夜间频繁心绞痛发作;高血压引起的头昏;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源性心脏病出现夜间咳嗽咳痰最为多见。患者担心夜间发生意外,心理恐惧不敢入睡。

3.2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住院时心情复杂,有离开亲人的孤独寂寞感及对疾病检查,治疗,经济负担,疾病预后,家庭工作问题各种顾虑等引起的紧张,恐惧,焦虑都严重影响睡眠。

3.3环境因素

由于持续心电监护,输液输氧,多种管道使患者活动受到限制,抱怨卧位不适,但又害怕管道脱出,常处于紧张和强迫,从而影响了睡眠。同时病情稳定的和病情危重的患者同在一病室,病人间相互干扰。另外环境的噪音,灯光,通风,夜间的治疗护理,其他患者的鼾声,说话声,厕所的冲水声等也是影响患者睡眠的重要因素。

3.4不良生活方式

患者住院后活动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延长。有的患者多年来的生活模式中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饱,睡前喝浓茶,饮咖啡类饮料,看刺激性电视及谈论兴奋话题等,严重影响了睡眠。

3.5医源性因素对睡眠的影响

医院探视制度,医院作息时间,护士夜间治疗,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语言,夜间新病人入院等也影响患者的睡眠。

4护理对策

4.1做好入院指导

协助了解和熟悉住院环境,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要,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内心的痛苦,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设法帮助解决其面临的困难,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关心鼓励和开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精神舒畅,对治疗信心充足,合作良好,提高睡眠质量,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4.2尽快减轻病痛

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因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听取病人的主诉和家属提供的线索,结合病人的行为与表情,评估导致患者不舒适的原因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心绞痛发作频繁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夜间采取半坐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同时给病人鼓励,增强信心,必要时按医嘱给与镇静剂和安眠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4.3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本科使用的仪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管道,消除神秘感。要固定好各种管道如输液管,输氧管,留置导尿管等,整理好医疗仪器上的各种导线,并向患者说明如何活动不会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以避免由此而导致病人长时间同一卧位。将监护仪的报警音量调低,同时护士要严密观察仪器及病人症状。

4.4加强病区管理

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感觉器官的不良刺激。病房空间设置要求和谐,轻松,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注意病房的安排,尽量将同一社会层次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病情稳定的和危重的病人分开,避免相互间干扰。各种治疗可能集中于白天进行,若夜间确需要治疗,动作要轻柔。护士夜间巡视病房时,要做到“四轻”,手电光线不要直接照射到患者颈部以上,病房楼道夜间使用地灯照明。医护人员举止大方,衣帽整洁,杜绝在患者面前谈论与病情有关的刺激性言论。

4.5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建议患者在正常的诊疗护理结束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因病情需要绝对卧床的患者除外)。每天午睡不超过半小时,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二十分钟;睡前不宜吃太饱,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前禁止谈论过度兴奋的话题和观看惊悚刺激的电视剧;还可利用音乐的镇静催眠作用,让患者低音量播放具有安神宁心作用且曲调柔和的音乐以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对整体护理的认识 下一篇:论乡镇卫生院护士长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