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走向文化

时间:2022-10-22 04:31:45

【前言】从文字走向文化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大家都知道,考试要检测学生背诵、记忆的内容,因而,很多教师就把功夫下在死记硬背上。学生懂不懂不管,学生记下来,考试考出来,就是上上策了。至于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它的内涵是什么,不去关注,更不关注学生迁移的能力。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课内文章字词句均...

从文字走向文化

目前文言文的教学受制于应试,往往重文字,重记忆,所以导致死记硬背横行,字字落实成为法典。好像教只要将文言文中的每个字讲清了,每句话解释通顺了就大功告成了,但文言文本身的文化价值,却荡然无存。

一、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三大弊端

(一)重文字、轻理解

我们所说的“重文字”就是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认为这样就完成教学任务了。殊不知,孤立地识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文章的核心价值、内涵就没有了。一篇文言文,它是富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整体的,如果只教给学生一些字词句译,学生记住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知识,缺少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活生生的文章变成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这样就忽略了文本内容的理解,忽略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重记忆、轻运用

大家都知道,考试要检测学生背诵、记忆的内容,因而,很多教师就把功夫下在死记硬背上。学生懂不懂不管,学生记下来,考试考出来,就是上上策了。至于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它的内涵是什么,不去关注,更不关注学生迁移的能力。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课内文章字词句均落实到位,但是,换了文章以后,同样的字词句或者句式出现后,就不会运用。

(三)重分析、轻感悟

课堂上,教师往往重视自己的分析,很少让学生自主学习,只是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结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学生记住了老师所讲的条条框框,却没有自己的感悟。要知道,学生的感悟不是靠老师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地解剖、分析得来的。学生缺乏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嚼别人嚼过的馍”,因而只记住老师讲的东西,根本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时间一久,所学的东西也全部还给老师。

文言文教学之所以出现“三重三轻”,根源在于应试。应试教育造成了死记硬背,造成了知识的支离破碎,不注重文言文丰厚的内涵,未从“文化”这个角度去落实教学。

二、文言教学要从文走向文化

(一)文言文教学是对人的情感的熏陶

以往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强调基础,看似不无道理,但是,文字不过是一个符号,对它承载的内在更重要的文化,我们往往忽视了,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要强化文化,注重篇章结构,情感意志,注重对人的情感的熏陶。

《捕蛇者说》一文以毒蛇之害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并从多角度进行对比,而蒋氏心甘情愿地干着其祖、其父为此丧命的捕蛇,非常强烈地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对“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苛政猛于虎”的重赋苛政有了真切的感受。

《橘逾淮为枳》中更应关注的是晏子的形象塑造。文中通过对晏子简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领略了春秋诸侯并起,风云变幻之际,一个不受辱,捍卫国格和国威的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内心敬佩不已。同时也让学生对春秋诸侯纷争这样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有的这一切,不是简单的文字给人的收获,而是文化的力量。

(二)文言文教学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涵养

文学本身是情感熏陶的载体,透过优美的文字,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情操等各方面培养,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综合素养的提升。

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中比比皆是:与学习教育有关的《伤仲永》《两小儿辩日》《孔孟论学》;有写景抒情阐发议论的《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有歌颂英雄豪杰的《公输》《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有阐述政治论述及主张的《天时不如地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有神话寓言故事《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有托物言志的《陋室铭》《爱莲说》,等等。这些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关注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涵养。

(三)文言文教学是引领学生探索我国博大精深文化的途径

学习文言文,对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传承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学习文言文仅仅只当作工具,而应将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变为获取登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学殿堂的钥匙,进而进入文言文学习的更高境界。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有时可以拓展阅读,有时则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阅读文章。比如学习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后,我们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阅读主题与之相近的王禹的《黄冈竹楼记》或者苏轼的《超然台记》;学习了《伤仲永》之后,我们可以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阅读与仲永有关的《仲永父子》;学习了《陈涉世家》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已删除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引领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改变学习态度,被动转为主动

这是摆脱应考桎梏,从文字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熏陶,吸取文学养料的前提。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人而异,完成自读笔记。比如相关背景、有关典故以及文章作者的资料查找等,学生完全可以借助网络,亦可借助教学参考资料等。学生能做的,老师一律不包办。如教学《记承天夜游》前,学生了解了作者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教学《桃花源记》前,学生查找了陶渊明生活的年代,了解了陶渊明的性格特点,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以上的这些内容过去都是老师讲解,学生随意听听,更谈不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现在不然,学生通过资料查找以后,了解了这些东西,经过进一步探究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后,很快就能领会苏轼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进而领会作者以“闲人”自居时的自矜、自嘲、自解多种况味。同样,学生也明白了陶渊明之所以塑造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完全是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之时的无奈。

通过这样由被动到主动的探究、学习,学生的理解自然就深刻了。

(二)落习惯养成,加强方法指导

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离开了老师以后,能够独立钻研文本。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而应是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知识。诚如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有了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会运用网络、工具书,了解作品的背景,人物的生平、相关的典故等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另外,圈画批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在《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引导学生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合并翻译。通过此句的理解,古仁人的旷达胸怀呈现在我们眼前。在《醉翁亭记》中的“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通过句子成分的判断来确定词的含义及用法。此句只要正确领会第一个“乐”是动词,那么整个句子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足以可见。

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记住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掌握了方法。如果这些方法,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那对文章的理解就八九不离十了,大部分内容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完全不必字字死抠,只需要留下某一些特别难的地方进行探究即可。

(三)注重回归本源,强调有效诵读

这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接受文学情感的熏陶,感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法宝。以往文言文教学中,把古文教学最重要的东西“读”给遗忘了,不读文章,更不用说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等。学会诵读,多种形式的读,其实是理解文本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读了,才能读出正确的句读、节奏;只有读了,才能读出情感,语气、语调;只有读了,才能读出文章的内涵。

当然,对于“读”,我们应采用多种手段或方法,让学生能够琅琅上口,这样才能读准确、读出情感、读出味道。

平时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齐读、个别读、小组读、默读等,此外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时,采用了问答式的朗读,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人如何发现桃林?“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林如何?…… 轻松的对答,既读顺了句子,又加深了理解。在教学《天时不如地利》时,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朗读,感受到孟子文章气势磅礴的风格和一泻千里的气势。

另外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限时朗读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增加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强化记忆,使背诵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范晓峰 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中学 201322)

上一篇:《左传》中伍子胥的形象 下一篇:漫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