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市场效率分析

时间:2022-10-22 03:57:34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市场效率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的完善使买卖双方获得的信息更加充分,同时促进信息对称性,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分析电子商务本身的特征及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得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市场效率,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市场经济主体应当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 市场效率 信息不对称 交易费用

一、传统经济中影响市场效率的因素分析

传统经济推崇竞争、反对垄断,指出所有的市场行为都会影响市场效率,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六个因素:“转移效应、分配无效率、生产无效率、寻租、信息的不对称、高额的交易费用。”在以上几种因素中,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较为重要。

(一)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传统经济模式下,市场活动参与者所拥有的信息处于不完全状态,每个参与者所拥有市场信息的完全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市场经济的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产生于市场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关于产品信息的不对称。当市场活动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市场的交易活动是无效率的。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看不见的手”可能不能实现产品的买卖。出现逆向选择时,市场调节下的供给与需求总能在一定价位上满足买卖双方意愿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出现失灵。“道德风险”问题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这一问题也是一种低效率的市场行为。依据委托―理论,委托人可以检测并控制人,但是由于信息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人的工作容量不易被检测,导致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市场效率。

(二)交易费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根据科斯定理可知,交易费用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为实现买卖双方进行交易而支付的费用。交易费用的产生,源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的组成部分为卖方搜寻成本、买方搜寻成本、形成合约的成本。这三部分成本也是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时所需花费的成本。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交易双方为获得信息达成交易需要花费较多的交易成本,同时交易费用的增加不利于市场中资源的最优配置,会阻碍经济体运行的效率,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

二、电子商务下市场的特征

电子商务是目前发展较快的新型综合运营模式,为市场经济实现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电子”技术平台,其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优势是传统市场交易模式无法比拟的。

第一,电子商务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且为实现交易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有利于社会各种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交易双方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对称的信息,降低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率低下。

第二,电子商务使市场交易逐渐实现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用电子流取代实物流,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减少了使用成本;另一方面打破时空壁垒,使交易活动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虚拟空间或虚拟社会的产生,进而能够将全球的任何人、公司和机构通过网络联系在一块,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等,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加社会福利,提高社会效率。

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根据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电子商务发展给市场经济主体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选取交易规模、细分领域这两个方面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一)交易规模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在2009年为3.7万亿元,2010年为4.5万亿元,2011年达6万亿元,2012年达到7.85万亿元,2013年底,交易规模达10.2 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同比增长42.8%。2013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845亿元,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93%,所占比重较大。

(二)细分领域

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细分,2013年B2B电子商务占比80.4%;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7.6%;网络团购占比0.6%;其他占1.4%。2013年各B2B的经营者不断探索各种商业模式,国家及政府提供技术或资金支持网络市场的发展,则预测未来电子商务将得到飞跃式的发展。网络团购经历了三年的迅速发展,2013年国内大型团购网站相继实现盈利共同推动团购市场规模,网络团购逐渐发展成为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四、电子商务对市场效率产生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积极促进作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使市场经营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充分,能最大限度获得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关键信息。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企业层面,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以电子商务形式来进行交易,既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又能够使市场参与主体掌握与自己经济决策的大部分相关信息,实现买卖双方的效用最大化,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二是渠道层面,企业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历销售渠道才能实现,因此加强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与销售渠道的相关人员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这种合作使得产品的供应链渠道上的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速度加快,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使整个供应链渠道的成员均获得最大利益。三是流通产业层面,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高了边际社会收益,使其大于边际私人收益,这种现象归因于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参与市场交易的企业越多,网络的效率就越高,从而使得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得到更多交易的机会,降低活动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电子商务产生的不利影响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发展还不完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处的环境尚未成熟,并且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安全问题,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特点,使得“黑客”、病毒侵害、网络欺骗等非法行为时常发生,这为企业借助于网络来进行一些公司的电子商务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从而存在很多大型的企业不会将本企业的重要信息传输到网络,致使买卖双方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社会商业信用问题,我国的法制环境不健全,社会信用道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甚至一些企业本身的商业信誉相对较低,欺骗、欺诈、抵赖行为时有发生;法律法规问题,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发展模式,其建立与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对这方面的法律规范还不健全,比如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护、电子合同的拟定与书面形式要求、签字确认等,这些相关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大规模的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之间在更宽范围、更广领域进行合作,不利于市场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阻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传统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及交易费用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介绍电子商务的特点以及其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得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社会信用问题等,但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则各个行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电子商务的发展。如政府应当制定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示范工程,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应该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降低交易费用,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竞争能力;消费者应当遵循进行网络购物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网络安全的警惕,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这些内容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完善,从而实现了信息对称性,降低了交易费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市场效率及整个社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黎海斌.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李莉.电子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规避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周绍东,朱乾龙.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动态效率探析[J].南方经济,2006

[4]宋暖,肖旭.B2C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2008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DB/OL]. http:///zt/upload_data/down/2013ndbgqw.pdf,2014

(赵真真,1990年生,山东新泰人,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耿乃国,1968年生,黑龙江绥化人,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教授,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上一篇:杭州市中等教育资源评价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青海省高海拔旅游景点电气节能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