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时间:2022-10-22 03:25:25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摘要】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数学知识集中运用能力的体现.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甚微. 为了课程改革和教学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就应用题教学进行如下探究.

【关键词】 数学思维;问题;生活化

小学高年级数学重视对学生的思维的培养,注重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 特别是应用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而我们的学生常常滋生畏难情绪,或苦于分析题意,理不清条件;或深陷于隐含的条件之中,不知如何解决;或思维火花迸发,却不知如何理顺,导致问题不清. 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极易感到为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模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比较,认为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知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大胆猜想并且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探索与创新.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中,不妨出示北京申奥时各申办城市得票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得票数处于领先. 这样把生活情景转化成数学教学情境,抓住“领先”一词提出问题: 北京得票数分别比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比这三个城市的总数多多少?北京的得票率是多少?接着要求学生用百分数进行比较,再用已学的百分数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再解决核心问题:北京的得票数比多伦多多154.5%,那么多伦多得票数是不是比北京少154.5%呢?从而引出了学生容易犯的直觉错误,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习潜能得到激发.

二、创设数学生活化教学情景

对应用题来说,仅凭对字面的理解是抽象的. 教师单单凭口头讲解难以跟学生解释清楚. 教师不妨创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利于理解的思维情境,这样,枯燥的应用题便变得更亲切、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了,教学效率就能够很好地提高. 例如:牧场上的草刚好够一头牛吃一个月(30天),够两头牛吃一旬(10天),那么,牧场里的这些草够三头牛吃多少天?(牧草每天都在生长,这里假定生长的速度相同) 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去分析题目结构:一头牛刚好够吃一个月,指的就是一头牛用30天来吃光所有牧草,包括原来就有的牧草和这30天里新长出来的牧草两个部分;两头牛刚好够吃一旬,便指的是两头牛用10天来吃光原来就有的牧草和这10天里新长出来的牧草. 但是,题目里没有告诉我们这些牧草究竟有多少千克,这就不便于进行计算. 因此,我们可以设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量为“1”份,这样,一头牛在30天里就吃了30份的牧草,两头牛在10天里就吃了20份的牧草,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在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一般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独特见解,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问题总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印象会很深刻、感受会很真切、理解得更加透彻,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作用很大.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饲养场有黄牛8头,奶牛32头, ?横线部分需要学生补充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黄牛是奶牛的几分之几?奶牛比黄牛多多少头?用倍数关系怎么表示?奶牛和黄牛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等等. 在没有经过教师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思考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学生不仅灵活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还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单纯教师讲解教学方法相比,效果大大的提高了.

四、在教学中渗透策略意识

在六年级总复习时可以安排这样的策略:列表、画图、猜想与尝试、在特例中寻找规律. 学生不仅要掌握好教材中安排的应用题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 对学生来讲,列表、画图、列举比较常用,而倒推、替换和假设的应用相对少些,但转化可以说是应用于应用题学习中. 在学习某个策略后,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策略,只有在反复应用实践中,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才会进一步加强,运用策略的能力才会提高. 运用策略的意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中这一单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科学地运用策略. 例如:解决一般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这是画图策略的运用;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把一些未知量看作单位“1”;例如一个长方形的边长增加10%,面积增加百分之几?边长用单位“1”来表示,这是假设策略的应用. 对于一些需要找规律的问题,不妨运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等等. 所以,可以说策略随处都有,关键看怎样引导,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才会增强.

【参考文献】

[1]段冰滢.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J].科教文汇,2008(17).

[2]张卫明.数学教学模式的理性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09(4).

[3]杨英.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数学素质的提高[J].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2009(3).

上一篇:构建开放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阅读数学课堂现场 提升生命课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