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妈来了

时间:2022-10-22 01:54:19

早餐妈来了

看到周围很多人早餐随便打发,在外面买点粉面油条什么的,端个快餐盒草草应付。我则喜欢在早餐上自找点麻烦。早上都不吃好,这生活还有什么新鲜劲头?特别是对正在生长发育学习又辛苦的儿子,早餐又尤其重要,既要吃饱,还要保证营养,又还不能没有花样。

自从自找麻烦,每天里,为了这早点我是费尽心思。光是鸡蛋,就有荷包蛋、白水蛋、茶叶蛋、卤蛋、蒸蛋、炒蛋,面包、蛋糕是换着地方买,打听到哪里有好吃的就跑去买回来,后来,干脆自己买了烤箱回来做。包子是牛肉猪肉素菜各种馅儿的,馒头花卷呢,也是纯手工的妈妈牌,还有白面的,荞麦的,玉米面的区别,饺子、馄饨馅儿更是各种花样,除此之外,还有炒米粉、清汤米粉、各式炒饭,喝的东西呢,牛奶、酸奶、豆浆、米酒、八宝粥、银耳汤诸多品种。到如今,逢人就打探早餐品种以丰富我家的早餐内容。

6点,闹铃响了。起床,快步到厨房,顺手开了饮水机,又开了冰箱,拿鸡蛋,葱花,昨晚想好的,今天要做鸡蛋煎饼。电饭煲里的八宝粥已经浓稠甜香,拔掉插头,揭开锅盖凉着,再放几颗冰糖,等儿子他们起来,温度就正好适中了。

和面,打鸡蛋,搅拌,白面粉一会儿就变成了暖暖的黄色,撒进一些葱花,颜色就是十分悦目了。锅是必须洗干净的,不然会粘锅。煎饼是需要耐心的,得倒进锅里不多不少的油,油多了面液不等散开就会凝固,油少了煎饼会糊,等油烧到微热,倒进恰好分量的面液,然后一只手端着锅旋转,让面液均匀摊开,等薄薄的一层凝固之后,翻面,再煎,等饼在锅里能够自由滑动的时候,就可以起锅了。这期间,还偷闲去叫儿子起床,给他冲好蜂蜜白糖水。等儿子洗漱好,我已经把热乎乎的煎饼端上了桌,再倒好牛奶。

坐在一旁,看儿子吃得津津有味,心里乐开了花。要知道,我这煎饼是独家秘诀哦。外面卖的煎饼,都是把饼煎好了再把鸡蛋涂抹在上面,吃起来有腥味儿,我却是把土鸡蛋和在面里面,煎好的饼看上去就是金黄的,感觉软软的暖暖的,儿子喜欢吃,先生也不止一次对人说我的鸡蛋饼比卖的好吃多了。

除了各种哨子面,我还下得一手上好的白水面,一碗白水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放了自做的虾籽酱油(还是江苏朋友送的河虾籽,朋友告诉我把虾籽放进酱油里,味道更鲜),香醋香油和小白菜,卤蛋一个,花生米几颗,牛肉几片,再配上牛奶一杯。儿子吃得满意极了。逢人就说白水面好吃。哪知他妈下的面是花了多少心思的。当然,面还可变出更多新鲜花样,一天,碰上卖土鸡的,买了一只,文火细细地煨了汤,正好给儿子做鸡汤面,又好吃又有营养。再吃腻了,煮鸡汤馄饨也很好。

儿子喜欢吃糯米,我跟老妈学会了做糍粑。预先泡好糯米。头天晚上蒸熟,然后请先生帮忙,趁热捣乱,加上葱花,成型,冷却。第二天早上,只要切片入油锅稍微炸一下就十分可口。汤圆呢,米酒汤圆吃腻了,那就变花样,准备好糯米粉,加水调匀,搓成大丸子,再用手压扁,入油锅煎得两面金黄,撒上用白砂糖拌过的黑芝麻核桃花生粉,不要太好吃哦。

那天早上,给孩子冲好蜂蜜水,蒸好的香菇素菜包端上桌,白水蛋剥好,牛奶倒好,盛来热过温度正好的米酒,坐在一旁,看儿子吃。6点50分,儿子出门。我送到门边,儿子穿好鞋,站起身,突然搂搂我的肩膀,妈,你真好,拜拜。

有几个相投的朋友,都是这般居家女人,每天变着花样做早餐。当自己黔驴技穷的时候,就会互相取经,交流。比如用电饭煲煮粥的方法,就是交流来的。早上起来临时煮粥,时间来不及,如果用高压锅,煮出来的粥又不好吃。那天,朋友美告诉我,晚上临睡之前,把米放进电饭煲,放进适量的水,等烧开以后,不拔插头,只把煮饭按钮掀起,等到第二天早上,一锅香稠的粥就煮好了。试过一次之后,我很快就掌握了放水的技巧,看来,我真很有些做饭的天赋呢。

有一天,实在是想不出来做什么好了,路上忽然看见买湖南米粉的小店,于是灵机一动,进了店子,要买他家的生米粉。可是那漂亮的老板娘居然说不卖生的,我说半天也说不动她,只好懊丧地离开。走了一段,想想不对,我现在放弃了明天早餐怎么办?再次进店,好话说了一大堆啊,终于说动了老板娘。拎着白白的米粉出来,我乐得只哼小曲儿。

我总觉得,身为女人,身为母亲,对家人、对孩子,应该多用心。我找邻居成都老太太学过做凉面,找街上的面窝摊主取过经,还到网上学会了多种中式、西式早餐做法。儿子得意地在QQ上给了我一个“绝世好妈”的评价。

下班,不往家走,直往街上奔,同事问:现在还去逛街?我笑:去准备早点材料啊。他们大笑:还没吃晚餐就在准备早点。呵呵,他们不知道,对于我来说,每天的丰富营养早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朋友说,现在有钱到哪里买不到早点吃,何必累自己。她却不知道,很多时候,在生活中费些心思,是大不一样的。早餐就像是每天的一个开场白,我希望它能丰富多彩,兴致勃勃,让我家人的生活多些滋味。日子是凡俗的,人也是凡俗的。但只要多用点心思,普通的生活也能过得不普通。

上一篇:孩子,我不要你做状元 下一篇:传说中的“网球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