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探索性教学方式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2 12:07:28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探索性教学方式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新教改的逐渐深入,新课改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应用探索性教学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潜移默化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就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探索性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了能够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相关学术界学着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就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探索性教育逐渐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数学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育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加强对其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为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概述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阶段学生思维和心理正处在成形关键时期,不仅需要传授更多理论致使,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内心潜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精神层面,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敢于追求真理的信念,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文化教育中,主要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和思维技能的培养,对知识技能的培养,需要教师明晰自身职责,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去深入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内容,较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而言涉及范围更广,知识理解更加困难。故此,也就需要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由于数学学科特性,自身逻辑思维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能够理解和掌握,潜移默化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理念的广泛传播,我国多数学校数学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其中仍然不乏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1.忽视学习本质意义。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主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高考不过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高考是学生通往成功的大门,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反而忽视了学习的本质意义,致使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本的初衷。对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者应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树立同时展相契合的先进思想,明晰自身职责,将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培养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2.授课手段单一。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是一种目的,学是结果,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初衷,但是当前很多教学活动中,多是以教师的口头讲述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负责将更多的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却很少有教师会注意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生是否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种种原因导致师生之间缺少合理的沟通和交流,即使教师倾囊相授,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仍然不够理想。

3.能力培养重视度不高。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学习层面同样存在明显的不同,一个班级内,不同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相应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需要充分明晰这一问题,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成效。但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却很少有教师明白这一点,教学成效偏低。

三、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探索性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活动,离不开实践应用,学生吸收和掌握更多的致使,主要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应用到实践中。教师需要明晰自身职责需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生活,走出课堂,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具现化,生动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全身心投入其中,感受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存在的欢乐,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授排列与组合过程中,中职数学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们难以理解的排列与组合技巧,可以通过使用数学教学道具,或者直接从同学换座位等形式来加以表现,学生们不但非常愿意参与活动中,而且,可以提高中职生数学的教学效果,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发现、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传统教学活动开展,学生只能被动式的听讲,很少有主动接受致使的灌输,更多的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被束缚在教材中的知识中,时刻感受到高考带来的压力,缺乏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此,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成效。比如在空间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立体模型,然后在黑板上将题目描绘出,让学生们直接观看、或者亲自动手操作立体模型,瞬间,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对立体图形的剖析,实现正确的分析,并能快速解答立体几何数学问题。中职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3.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应用探索性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促使理论同实践保持密切联系,有助于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转变以往被动式学习,积极参与其中。探索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抛物线教学时,抛物线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呢?老师如果课堂上讲解再仔细,学生们还是会一知半解,不如,给学生们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让他们回去研究抛物线与直线相交的规律,然后,回校后,加以总结,老师点评。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中应用探索性教学方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教师需要明晰自身职责,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转变以往被动式学习,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探索性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伟松.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06):55.

[2]王丽梅. 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析[J]. 赤子(上中旬),2015,6(24):302.

[3]伏文东. 新课程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4]徐阿根.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探索性教学研究[J]. 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2(06):28.

作者简介:叶东,男,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浙江省东阳市技术学校。

上一篇: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巧设情境进入“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