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36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2 12:06:19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36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36例,因手术创伤小,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深受患者欢迎,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36例,年龄19~43岁,平均26.6岁,未婚15例,未育31例;未孕8例,孕1次38例,孕2次51例,孕3次34例,孕4次5例;有不孕症病史6例,放置节育环11例,有人流病史者74例;既往有异位妊娠史7例,有剖宫产史18例,有输卵管结扎史2例,有其它腹部手术史3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停经和(或)腹痛或阴道流血,查尿HCG阳性,B超示:宫内无孕囊,盆腹腔少或中(大)量积液或与一侧附件囊实性包块并存。术前诊断基本明确,有手术指征。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7例。

2 术前准备

做好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给予安慰,耐心解释,让病人了解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告诉病人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简单的手术过程,使病人乐观和有信心接受治疗,解除病人顾虑。抽血急查血常规、凝血五项,术前禁食、备皮、更衣、留置尿管并建立静脉通道,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应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给予氧气吸入,做好保暖工作。

3 手术方式

全部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静脉复合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头低足高仰卧位,采用三孔法,取脐孔和下腹两侧切口,用Veress针于脐孔内穿刺,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气腹压力为12~13mmHg,置腹腔镜检视盆腔情况,镜检下分别于左、右髂嵴至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避开血管行2,3穿刺点,置入各种手术器械进行操作。腹腔内积血多时先用大口径吸管将大部分游离血吸出,根据病灶的部位,是否破裂,有无生育要求等决定手术方式。

镜下手术方式有:①输卵管切除术:(76例,占55.9%)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虽有生育要求,但输卵管破坏严重,估计已丧失功能;破裂口较大,血管出血较多者。应用三套圈技术于妊娠部位的输卵管近子宫侧连续套扎2~3次,然后于套扎上方0.5~1cm处剪除输卵管,残端电凝止血 。②输卵管切开取胚胎术:(54例,占39.7%)适用于未破裂或破裂口很小,而有生育要求者。于输卵管妊娠肿物最膨隆处或破口处用电钩或电凝剪纵行电凝电切2cm左右,用电凝钳钳夹清除输卵管内胚胎组织和血块,用吸引头反复吸引清除残余胚胎组织,并以生理盐水冲洗输卵管切口及管腔,检查有无出血和有无残留物,电凝切缘出血点出血,切口不缝合。于病灶近端输卵管系膜或肌层注射甲氨蝶呤25mg。③输卵管内胚胎取出术:(4例,占2.9%)适用于输卵管伞端妊娠,有生育要求者,可不切开输卵管而从伞端部取出胚胎组织,然后在伞端肌层注射甲氨蝶呤50mg。④卵巢部分切除术:(2例,占1.5%)适用于卵巢妊娠。用电刀行部分卵巢切除,创面电凝止血。术中对其它妇科伴随疾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5~90分钟,平均46分钟。

4 术后情况

术后恢复好,疼痛轻,无需应用镇痛药。术后6小时监测血压、脉博均正常。全部患者术后6小时拨尿管后均能自解小便,嘱半流质饮食,排气后进普食,未休克病人12小时下床活动,休克病人24小时下床活动,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仅有2例单次体温超过38℃,可能与腹腔镜下盆腔积血块未清除彻底干净有关。保留输卵管者术后每3天复查一次血β-HCG均在1~2周降到正常。静滴抗菌素3天,盆腔炎症者用抗菌素5~7天。术后住院3~7天,平均4.2天。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治愈率100%,出院时患者无不适。

5 治疗效果

136例异位妊娠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无中转开腹病例,成功率100%,病人手术损伤小,不干扰盆腔内环境,术后无发生肠粘连,切口无感染,无明显手术疤痕,无术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快捷、微创、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58例输卵管保守治疗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只要熟练掌握好腹腔镜手术技巧,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是当今理想的手术方式。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