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诊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4-20 09:11:38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诊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2007年9月起将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后进一步治疗,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为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的住院病人,男21例,女5例,年龄17~68岁,根据病史、胸片及B超等诊断为胸腔积液,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及化学疗法使胸水消失或基本控制。

2 方法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创伤很小且安全的微创诊疗技术,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局麻手术。患者通常取健侧卧位,切口选择在患侧腋部胸壁第4~8肋间,尤以6~7肋间最常用。经局部麻醉,通过胸壁小切口,钝性剥离皮下各层至胸膜,置入穿刺套管,将胸腔镜经套管送入胸腔,按照内、前、上、后、侧、下的顺序观察脏层、壁层、膈胸膜和切口周围胸膜,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胸腔镜手术在国内尤其我院开展时间不长,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又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心理。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特点,通过与患者交谈,给予关心和鼓励,取得其信任;同时将胸腔镜术的基本特点、本科开展情况与效果、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向患者和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讲解,认真解释清楚患者提出的问题,以消除其紧张和顾虑,从而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

3.2 术前准备

3.2.1 如果没有足够的胸腔空间,则需要在胸腔镜操作前建立人工气胸来制造一个安全的穿刺空间,以避免损伤肺脏。对胸水较少患者建立人工气胸,在B超定位下经胸腔穿刺注入气体200~300ml建立人工气胸。

3.2.2 术前半小时安定10mg、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镇静止痛。

3.2.3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胸腔置管增加感染的机会,引流瓶需每天更换,更换时,用血管钳夹管,防止气体进入,必要时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

4 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足够的长度,防止翻身或更换时引起引流管的脱落。胸水中富含纤维蛋白或分泌物,易引起导管阻塞,故要经常挤压引流管,避免堵塞。另外,由于的不当,引流管受压或扭曲,都能引起引流不畅。如引流管无液体流出,应检查导管是否受压或扭折,然后用5~10ml生理盐水冲引流管。

5 加强病情观察

5.1 初次引流的速度不易过快,可根据病情及病人耐受情况而定,短时间不超过1000ml。如出现咳嗽、胸闷、心悸不适等症状,应立即夹管停止引流,以免引流过多引起复张性肺水肿。

5.2 胸腔闭式引流后出现疼痛,指导取舒适的,轻抚胸部,听音乐、看电视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口服芬必得止痛。

6 体会

内科胸腔镜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手术,可直视胸膜病变,视野清楚,并在直视下通过对病变组织的活检,提高了确诊率,同时出血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上一篇:导致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 下一篇:护理干预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效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