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招投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2 10:08:59

试论我国招投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招投标的含义、原则以及相关特点的简述,结合我国现阶段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体制;监管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含义、原则及特点

招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建设工程、货物买卖、财产租售和中介服务等经济活动中,招标人利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有组织地开展择优成交的一种成熟的、规范的和科学的市场交易方式,换言之,招投标是由招标人或受招标人委托的招标机构通过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等方式,招标信息,在同等条件下,邀请潜在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投标竞价参与公平竞争,由招标人或受招标人委托的招标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通过对投标竞争者的报价、质量、工期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比较,从中择优选定中标者,并与其签订合同,以达到招标人节约投资、保证质量和资源优化配置目的的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方式。

1.1招投标原则

招投标的原则是为了实现招投标目标而制定的法则或标准,贯穿于招投标活动始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招标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1.2招投标特点

(l)组织程序规范。在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招标规则中,招标投标的程序和条件都是事先设定并公开颁布的,对参与招标投标的各方具有相同的法律约束效力,招投标参与各方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和条件,不可随意改变,并且招标投标活动由固定招标机构组织进行。目前,招标投标程序己相对成熟与规范,不论是工程建设施工招标,还是有关货物采购招标,或者是其他服务类型的招标,都必须按照相对规范和成熟的基本程序进行。

(2)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贯穿始终。建筑工程招标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寻找符合要求的潜在投标人,并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投标人为中标人。一般情况下,对邀请参与投标的承包商和供应商是无名额限制的,在招标信息、评标标准以及评标方法和过程等方面,都向整个社会公开,并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招标人对待各个投标人一视同仁,不得对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公开评标标准和评标办法,是约束评标委员会评标确保评标过程公正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招标的组织性、公开性以及严格的保密措施,也都是对投标人在招标过程中进行公平、公正竞争的重要保证。

(3)一次性成交。通常的商品交易往往在进行多次谈判之后才能成交,但是建筑工程招投标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的询价采购与谈判交易。在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不允许进行讨价还价,这是招标投标这种特殊交易方式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投标人应邀参加投标,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在限定的时间进行一次性投标报价。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日期以后,投标人不得将投标文件撤回或进行一些实质性的修改。投标人通过投标竞价,在评标委员会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比较后,最符合招标人要求的将被定为中标人,并与之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建筑产品买卖双方成交。

(4)时限性。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发出后,招标文件的发售时间、对招标文件的澄清答疑与修改时间、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投标有效期、投标保证金有效期,以及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期限等等,都必须按公开规定的时间进行,有严格的时限要求。

2 现阶段我国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招标信息不统一

目前招投标信息公告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信息渠道不统一、地方利益导致渠道分割的问题,还有招标人不按要求在规定的媒体上信息,还有的公告时间过短,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获取信息的不平等。主要的违规操作行为有规避招标和私自招标等。

2.2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

我国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存在不公平、有倾向性或歧视性的情况。倾向性有时表现明显,如在招标文件中细节注明到工程设备型号和品牌等,但有时比较隐蔽,如在技术指标方面有倾向性。另外,有的招标文件制定时会有一些特定技术条款,使大多数投标人被拒之门外。

2.3资格审查不严密

主要表现在少数建设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带有严重的倾向性。它们一方面与自己的关系单位互相串通,针对关系单位的情况在招标公告中提出苛刻、不符合规定的条件,资格预审过程中以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排除一些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单位;另一方面,在制定评标方法上,根据关系单位的情况,设定评定内容,甚至违反规定设定加分内容和分值,以确保关系单位在客观上占有明显优势。

2.4评标过程不公正

评标环节中存在着寻租问题,例如有的招标人为了让内定的招标人中标,对招标机构及评委进行暗示,使评标打分有倾向性,使其中标等。

3 完善我国招投标管理体制的对策

3.1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场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场,推行实施网络招投标,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使政府实现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统一监督和管理,克服主观人为因素对招投标的影响,保证工程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并有效地缩减招投标程序,降低招投标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3.2设立统一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场管理机构

(l)设立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统一的管理机构执行建筑工程交易市场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改变目前多部门监管的现状,彻底开放行业的限制;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招投标行业协会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招投标资格认定等事务性管理工作;

(3)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招标采购交易中心,集招标、评标、开标、信息、咨询、支付等服务与管理功能于一体,各招标采购交易中心各建信息数据库,相互联网,实现招标项目信息、投标单位资信及评标专家信息的共享,既方便承发包双方及中介机构的交易活动,又有利于管理部门的集中指导监督。

3.3加大对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

3.3.1对建设单位行为的监管

(l)积极努力探索和完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从制度上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

(2)加大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监管,并分阶段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管:

首先在招标时,应对其招标公告的范围进行严格监督,促使调动起更广泛地市场积极性,从而使建设单位的行为得以收敛、规范;

其次在评标时,应对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以及标底的保密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规避建设单位操纵评标的可能性;

最后开标定标时,应对中标人在等同于招标公告的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3.3.2对建筑施工承包商行为的监管

(1)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建筑领域的企业信誉档案。市场经济也是信誉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建筑领域的企业信誉档案,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形成道德和市场两方面的约束,从 而规范建设施工承包商的行为。

(2)继续加大对在招投标活动中围标、串标企业的调查和惩处力度。加大对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的调查力度及其惩处力度,使建筑施工承包商在投标过程的博弈中放弃侥幸心理,规范运作。

(3)邀请舆论媒体关注整个招投标活动,特别是评标阶段,尽可能大地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借用舆论媒体对施工承包商的行为进行监管,从而达到规范的目的。

(4)督促建筑施工承包商根据自身施工管理水平,建立企业定额,以减小其在投标报价时的盲目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定额与其施工管理水平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并在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进行分级评价时,将经过评估后的企业定额作为一项评价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招投标管理工作,必须建立统一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场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对招投标主体行为不规范及招投标程序不统一等问题逐一进行细化分析,明确最低价中标的概念、程序、适应范围等,严格做好招投标过程中的细节工作,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项目许可工作的策略及计划 下一篇: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