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圆”中看对立统一

时间:2022-10-22 09:44:38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一直是高中作文教学和高考作文测试的重点。所谓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写作实际中会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谈看法。下面以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材料“方圆”为例,看看如何用对立统一的全面观点写这篇作文。

先要明确“方圆”的象征意义,“方”本指方正,可以象征人生的处世准则;“圆”本指圆通,可以象征人生的处世方式。每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处世为人,既要有坚定的原则,又要有灵活变通的手段,这样,人生才能像水一样兼容并包,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游刃有余,如题中所说“任方圆”了。

方和圆充满了玄机,它们之间可以对立,也可以统一。为人要方,就是做人一定要有原则,这个原则包括必须遵守的法令、法规、道德底线、公序良俗等。处世要圆,就是在处理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时,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有时又要能够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康的和谐社会,才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否则,如果不论何时何地、何事何情,“一味”地坚持原则,不懂变通,为人、做事“一根筋”,其最终结果可能和要坚持原则的初衷大相径庭。而如果凡事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迁就、圆滑世故,当老好人,放弃应该坚守的原则,则又会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助纣为虐。

以当前因为日益恶化的中日关系为例,当年两国建交时,我国从大局考虑,在不放弃对的原则基础上,搁置争议,和平友好,表现了中国政府在处理领土问题上的灵活性,为我国争取了四十多年较好的国际发展环境,此即为“圆”。但自从日本把本属我们的领土“国有化”后,中国政府又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绝不能用领土换和平,和日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强大起来的中国不再任人欺凌的气概,此即为“方”。当然,如果日本愿意回到“国有化”前的状态,中国政府也仍然留有可以谈判的灵活余地。什么时候要坚持原则,什么时候要保持灵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寻求一种平衡。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进行辩证分析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就“方圆”这个话题而言,虽然可以单从“方”的角度立意,写做人要有原则,有棱角,不为外物所动;也可以单从“圆”的角度立意,写做人要学会变通、隐忍,让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但是,这样的文章得50分以上应该比较困难,因为这种“一点论”的文章容易被误为走极端,看问题片面化。所谓要两点论而又重点论,就是在文中重点论述为人处世要“方”或“圆”的同时,而对非重点的一个方面也不能弃之不顾,这样才能体现出辩证思维的严密性。

如果从“方圆有致”的角度立意,应该是最好的,即为人处世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这样才体现出题目中的“上善若水任方圆”。但是如果文中不能这样明确地亮出观点,指出“方”与“圆”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是平均使用力量地既论述“方”的重要,再论述“圆”的必须,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的话,作者实际上是没有观点态度的。

纵上所述,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这一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统一的一面。分析问题时既要说清二者的辩证关系,又要坚持两点论而又重点论,不能顾此失彼。

学习辩证分析当然还可以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佳作引领】

“心向往之”与”心无所求”

子路问成人(怎样成为完美的人),孔子回答:“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什么?“五项全能”啊!子路未必不知成人之难,但他依旧探寻“成人”的方法,想必他是心向往之的。

西方将“心向往之”解释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实现自己急切渴求的目标。正如电影《窈窕淑女》中的卖花女ELIZA,她急切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便拜师纠正自己蹩脚的英语,学习上流社会的礼仪,成功转型,被别人当作匈牙利公主,可谓“丝逆袭”。“心向往之”是我们对现状的不满足,对更好境遇的渴求。没有人愿意做永远的失败者,当和他人境遇对比产生心理差距时,必然会有改善自身,向更高、更善处发展的愿望。可见,“心向往之”一般都来自一种不平衡感,它让人觉得自己有潜力可挖,所以会产生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古今成功人士在奋斗时总是有一个“心向往之”的目标。乌龟以兔子为目标,爱因斯坦以牛顿为偶像,成龙以李小龙为榜样……不断进步,再不断树立新的目标。

子路是这样想的,孔子是这样教的,我们的老师和父母是这样期望我们的。但老子不这样认为:“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者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争什么呢?有了进步,又会向往更高的目标,反反复复,永无止境,不累吗?心无所求,多么自在!“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越无欲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就越低,也就活得越轻松自在。但他的心中就没有追求吗?那也未必,也许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是无求者的世界,他们心之所向就是清心寡欲,淡漠无为,在他们看来,比起披星戴月的重臣,悠然自得的乞丐更佳。

就我自己而言,我会选择“心向往之”的生活态度。这倒不是我觉得“心无所求”太消极,容易碌碌无为。我觉得如果说“心向往之”是一种积极向上、值得称颂的态度,“心无所求”其实是一种更为高深的智慧,更加难得的勇气。它绝对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由于不敢“求”,疲于“求”而无所作为,而是真正地看得开得失。由于我自己无法达到老子这种“神人”境界,也更不能堕于不上进的“虚伪无求”,还是“心向往之”吧。我喜欢有目标、有干劲的生活,因为我这人容易满足,时常松懈,一“无求”,就会在心理上处于停滞状态,而“心向往之”,不仅能带动我努力学习,还能顺带打开我的其他感官,让我在积极的状态中思索更多,因此也能发现更多。

“心向往之”与“心无所求”在斗争中统一成“神于天,圣于地”的境界,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行为的拓展。”或者说,对于真正美好与值得的目标,我们要“心向往之”;在违背原则与侵害他人利益时,即使目标很诱人,我们也应“心无所求”。

这是在学习《论语》时,作者写的一篇对立身处世到底该“有求”还是该“无求”的人生感悟,充满了对生活的辩证认识。小作者坚持两点论而又重点论,先对“心向往之”和“心无所求”分别作出了解读,然后表明自己选择“心向往之”生活态度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对于真正美好与值得的目标,我们要‘心向往之’;在违背原则与侵害他人利益时,即使目标很诱人,我们也应‘心无所求’”,指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本文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没有把“心无所求”视为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种“清心寡欲,淡漠无为”的修炼境界,因为自己实在不能超脱尘世,无法达到此种境界,所以才选择“心向往之”的红尘生活,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现实主义人生态度。

另外,我们从文中旁征博引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积累,更能了解其深刻思想的源头。

上一篇: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中的内隐知识转化研究 下一篇:减负增效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