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播新闻创优谈记者的素养

时间:2022-10-22 07:06:21

从广播新闻创优谈记者的素养

摘要 作为新闻创优的主体,广播记者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记者借助自己的素养,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综合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获取真善美的过程。本文试图透过对广播记者新闻创优所需的素养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对广播同行提出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广播记者;新闻创优;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008-03

对近些年优秀广播新闻节目稍加分析,可见不少优秀作品无论是观念、选题、构思方面的创新,还是节目形态与报道模式的求新求变,均离不开记者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记者综合素养的提升。本人据此认为,精品新闻节目的创作对广播记者综合素养的要求,集中表现在发现事物的敏锐性、丰富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对新闻事件审美判断诸方面。对此,努力积累并积极实践,方能不断优化思维成果,实现思维的飞跃,助益广播新闻的创优。

那么,在广播新闻创优方面,除了较为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丰富敏锐的新闻灵感、专业博学的知识素养和勇于创新的采制意识外,广播记者究竟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呢?本文试就以下3点作出分析。

1 “即景会心”与“感受力”

“即景会心”来源于艺术创作领域。中国山水诗追求“即景会心”、以形传神,强调的是诗人“心目相取”的审美经验。移植到新闻创作领域,所谓的“即景会心”,依然需要讲求这种“心目相取”,亦即新闻记者进入新闻现场面对新闻报道的客观对象时,立刻进入“心目相取”的状态,产生一种心灵感应和报道冲动;即刻融入新闻的现场环境,敏锐捕捉新闻信息,随机采取典型细节,及时摄取人物与事件的不同表现与感受,并提炼出较高的立意。

前些年的福州,注水牛肉大量充斥市场,引发福州电台记者的关注。夜查屠宰场的过程中,“即景会心”的记者站在注水牛肉现场,在牛肚倒出脏水“哗哗”的背景音响中,引出工商人员对现场牛肉含水量严重超标的分析,与记者的现场解说声。“心目相取”的记者,通过消息《夜查屠宰场》勾画了一副立体、多彩的“听觉画面”,获得听众的好评。

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创优而言,“即景会心”既是广播记者的一种素养,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信息的可信性与信息的权威性成正比。信息源愈权威,信息便愈易于受众的接受。处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记者本身就是权威信息源之一。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来自记者的直接观察,悉心感受。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广播记者需要及时进入“即景会心”的状态,切身感受和体察新闻现场的细微变化,采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器官感受现场,用通感式的报道方式采制与播发新闻。无论是记者面对新闻事件的直接讲述,还是记者将话筒指向新闻事件或人物,都需要通过“即景会心”的状态,提升新闻信息的真实权威,提供受众全方位的联想空间。

如果说“即景会心”是广播记者的一种境界,那么“感受力”则是广播记者的另外一种重要素养。

不少优秀的广播记者,通常采用“情感表达法”采写新闻。这些优秀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强烈地震撼心灵,是因为记者具备着旁人少见的“感受力”,往往先于旁人地进入情感体悟的状态,深切感受到蕴藏于新闻事件与人物内部的无形、无声的“内在美”。这种感受能力,亦即古人表达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有了真善美的“情”,才会产生真善美的审美情趣。

广播新闻节目的感染力,来源于广播记者所具备的较强感受力,体现在音响采录、人物塑造,或是细节刻画,记者时刻处在感知美、创造美的环境当中。惟此,方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精品节目。

综上所述,“即景会心”式的采访报道,需要广播记者“心目相取”的审美能力;而优于常人的“感受能力”,则需要记者既能把握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更有“全篇在怀”的能力。

2 新闻实践中的审美思维

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一书中讲到:新闻信息具有审美价值,新闻作品蕴含着新闻作者的审美意识,新闻写作应遵循“美的规律”,美是新闻价值的美学体现。

本人深表赞同季水河先生的此一论断。因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新闻题材的选择与新闻主题的提炼,而将“事”理性化,再将“理”感性化,是丰富与饱满新闻节目表现方法的最高境界。

按照新闻美学的观点,新闻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人们自身认识的升华,其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听觉震撼力,的优秀艺术品。而所有这些仅靠事实描绘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新闻作品中运用审美思维,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得到审美愉悦的体验,才算达到新闻精品的审美要求。

审美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形象性。人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但相较于视觉信息70%~80%的存留率,听觉信息的存留率则只有30%~40%。这是广播的不足,却未必就是广播的劣势。只要广播记者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强化信息符号,让声音变为画面,将静态变为动态,让抽象变为形象,就能展现广播节目的美感①。

广播新闻所追求的“音外画”听觉效果,是广播优于其他媒体的“杀手锏”。刘书亮先生所著的《电影电视导演术》曾有论断:画面语言有个视觉思维的公式:形象+形象=思想(也即达到表意的效果)。若将此一观点融入广播新闻节目的创作,则可理解为广播语言的形象化,有助于广播新闻作品情感力量的集聚,继而在听众心中产生共鸣。

怎样理解广播新闻创优方面的审美思维的运用呢。

2.1形象思维体现在描述式导语中

这样的导语既有画面、也有情节,平面文字幻化成立体的图像。如此一来,广播作品一开篇便获得了“先声夺人”之势。那些来自新闻现场的典型音响,或虚或实、或动或静、或明或暗,加之色调饱满的“音响画面”,将平面新闻变成了立体形象,从而强化了信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般情况下,这类描述性导语的手法多用于事件性新闻,但也并非事件新闻所专属,只要做到新闻人物讲话与现场音响、新闻语言的形象化与立体化、细节描述与烘托等手法的相互兼顾,便可获取“异曲同工”之效。

诚然,形象思维自然不仅适用于描述性导语,即便是新闻作品的多类体裁,同样适用于形象思维。当下一些广播新闻节目的通病,多半为平面叙述过多、立体描述过少;抽象概念过多、形象而生动的细节过少。这是不少作者徒耗大量心力却功亏一篑的主要原因之一。

2.2努力开掘新闻的审美价值

在肯定“新闻价值”这一新闻作品的最终标准的同时,无法否认新闻作品还存在审美价值这一标准,尤其表现出令人动容的美学价值。

新闻特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新闻事实中的某个片段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因此,新闻特写的天地往往更适合审美思维的自由翱翔。因为,特写这一体裁的采制,要求记者站在审美的高度,对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作出价值判断,在把握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故事性中,表现其美学意义。

借助于谢逸溪先生的观点,优秀的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往往表现为思想深度、深邃意境与传递给受众的强烈震撼力。

获2008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的广播特写《五一广场烛光点点,万人祈福四川人民》,撷取了福州百姓声援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片段。通篇作品几乎全是福州百姓热情澎湃直抒胸臆的现场实况。大量描述性语言,凝聚了福州市民的祈祷和祝福;而全场百姓惊雷一般的“中国加油、四川挺住!”的呐喊,以及广场夜空经久不绝的《国歌》声,它们所共同构筑的新闻“意境”,自始至终激荡和撞击着听众的心灵。这大约就是不少听众认为该作品“好听”、“很受感动”的最大理由。

上一篇:创新科普内容形式打造科技馆科学影城品牌 下一篇:ABS塑料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