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2 06:09:50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必不可少的,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变革、进步和超越。所以说,国家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怎样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问题需要精心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从实际出发,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看一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从内容上和设计上都是为创新教育而服务的,教材中每一个框题都不只一次地出现“漫画”“想一想”“小常识”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氛围,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得到足够的表现自我和交流情感的机会,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这时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改变观点,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尤为重要。我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所以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认识动力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开拓他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怀疑精神

观察是创造和发展世界的源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动力,从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条件、时间和内容上先进行一番直觉上的认识。在现在的中考中,思想品德学科不同于以前,是开卷考试,与理科知识不一样,从表面上看,有些又是一般性的事件,但是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观察事件的基础上,要使学生没有疑问到产生疑问,有了疑问而去解决疑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深挖教材,仔细研究,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设立疑问,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消除心理压力,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问法和问的层次,学会设置各类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把学生从原来的认识结构中解放出来,激发思维欲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创新。

三、优化课堂结构,重视学法指导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必须改变那种只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还要交给他们开启知识在门的钥匙,也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说:“课本上的知识点会背,并且背得还很熟,就是做题和考试时不得分。”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题目在他们的脑海中不能整合,处于分离状态,学习方法不对路,学生接受新知识必得经过自己感知理解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活动,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在上课时优化课堂结构,对学生重视学法上的指导。

首先,教师在备课上要精心安排,努力优化课堂结构,注意教学进程的节奏,该慢的必须慢,该停下来复习的一定要停下来复习,该测试的必须测试,给学生一个自我认识的时间和空间,否则课本上的,教师所讲的还是那么多,永远都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去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凝聚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因此,作为一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如果记忆力不好,就会感觉到知识离我们很遥远,就是昨天才学过的知识,今天看到也会感到很陌生,所以说思想品德课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上引进学生的一些具体事件、案例、现象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们在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交流讨论、走访实地等活动的基础上写一篇调查报告,这样不仅把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学生的学习范围也扩大了,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探究,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创设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谈谈数学文本的解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