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日语教学中会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22 05:20:29

浅谈大学日语教学中会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日语教学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逐渐注重听力训练的同时,更加强了对会话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着眼于大学日语教学现状,从学日语的目标、国际日语能力测试改革和大学日语课堂教学模式三方面,对当前大学日语教学中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在会话能力培养时容易走入的两个误区。

关键词 大学日语 现状 会话能力 重要性 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vers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College Japanese Teaching

GAO Shuai

(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al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the focus of teaching Japanese is also changing. Gradually focus on listening training, while also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conversation skill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Japanese language, learn Japanese targe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reforms and Japa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university teaching Japanese language conversation skill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raining session when easily into two errors.

Key words college Japanese; status; conversational skills; importance; misunderstanding

众所周知,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为了使外语学习者尽量做到无障碍交流,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通过进行“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习者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从我国大学日语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的情况。结合当前国内外语教学现状,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大学日语教学为例,对当前大学日语教学中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1 大学日语教学现状

(1)教学侧重点与时代脱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日语专业的人才时,更偏重于口语好、头脑灵活、熟知日本文化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传统的考试大多是通过笔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能否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却并没有被作为考试的侧重点。到目前为止,学校考试的侧重点仍然放在对单词、语法以及阅读能力等的考查上,导致了长期以来,我国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存在着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的情况。很多人毕业后,只会读写,却说不出一口地道流利的日语。这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轨的表现之一。

(2)教学模式单一。部分大学日语课堂仍然是“单词―语法―课文―练习”型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调语言学习较多,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缺少多媒体,传统的“粉笔+黑板”式单调的表现形式无法使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枯燥无味的学习会让学生失去对日语的兴趣。

(3)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学校日语课程教学时间短,内容多,迫使教师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时间顾及“听、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日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偏低,对张嘴说日语有恐惧感,逐渐变成了哑巴日语。

(4)缺少语言环境。很多学校缺少日语外教,作为第二外语时,甚至连一节外教的课都没有。外语就是要多听多说多练,但身处国内,周围一切事物都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日语来应对,在课下想找到一位好的练习对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基本都没有用日语交流的机会,不经常使用日语,必定会越来越生疏。

2 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

从上述现状不难看出,在我国大学日语教学中对会话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是学生常提到的“我学了大量的单词、语法,却总是听不懂日本人在说什么。即使听懂了,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用日语准确传达给对方。”这是国内绝大多数日语学习者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听说方面是弱项。我们应该从以下三点认识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

2.1 学日语的目标

会话,不单单是指五项基本技能中“说”的能力,也包含了“听”的能力。引言中已经提到过,学习外语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这就需要具备很强的听说能力。有很多人抱怨没有语言环境,找不到会话对象,无法做好听说练习。日语中虽然也有汉字,但读音却和中国汉字的发音不同,很多句子能看懂却听不懂。而且还有一些惯用法和句型需要了解日本的文化,用日本人的思维去思考才容易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者如果听不懂,也就说不出。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听说很重要,重视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结合语言知识、交际应用、速记、翻译等能力的培养,才能学好日语。语言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

2.2 国际日语能力测试JLPT改革

1984年开始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是专为母语为非日语的学习者举办的水平考试。经过了25年的发展,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灵活运用教育学、测试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多年测试结果的数据,于2010年对该测试进行了改革。以日语能力测试最高等级一级为例,有两点变化值得关注。一是新测试(N1)与原一级相比,加深了高难度部分,但合格线基本相同。虽总分不同,但采用了等化的方法评价,保证了无论何时应试,都能在同一基准下测定出日语能力。二是新测试(N1)与原一级相比,在题型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各项题型的时间分配方面及所占分值比例方面进行了调整,并加入了单项合格分这一标准。听力成绩与总成绩的比例从1:4变为1:3,加大了听力成绩的比重。所以,从测试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当前在测试日语能力方面,加大了对考生听力能力的关注,即更重视日语的应用。

2.3 大学日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日语教学中,我们逐渐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迷失了教学的方向,还普遍采用传统的只注重词汇和语法、而忽略听说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了单纯的知识传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培养。致使很多学生掌握了不少词汇和语法却无法灵活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到大学为止,十几年的填鸭式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不会师生互动,只会麻木地抄笔记。培养出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教育的悲哀。这就要求我们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为达成他们的学习目标而教学,应更加重视语言交流的培养。

3 培养会话能力时的误区

从目前国内大学日语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教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而是一些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够灵活、不够多样化,导致听说分家或是过分强调“译”。

3.1 听说分家

对话是一个过程。首先要听懂对方说的内容,再叙述自己的观点。将一个完整的会话练习拆分成几个单项,然后逐个训练,这是国内最普遍的教学现状。单项训练并不是不可取,但在单项训练中过分强调一点,而基本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同样是一节听力课,一个课堂是一直在重复播放一段视频内容,让学生边听边在空白纸上写出听到的内容;另一个课堂是放一段视频内容,让学生复述并翻译。前者是单纯地做听力训练,后者是结合了“听说译”做复合训练。试验过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是在课堂气氛、教学进度还是掌握情况方面,后者的效果要更好。

3.2 过分强调“译”

有人认为会话就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只要平时多进行翻译训练就能提高会话能力。这也是片面的想法。上面的例子提到了单项做“听”的训练。那么单项做“说”的训练时,又会经常犯过分强调“译”的错误。比如同样是一节翻译课,一个课堂是一直在精雕细琢地翻译一些没有上下文联系的长句子;另一个课堂是教师将这些句子编出简短的上下文,并以类似对话的形式说出,让学生回答,而回答的答案本身就是需要学生翻译的那句长句子。前者是单纯地做翻译训练,后者还是结合了“听说译”做复合训练。虽然教师在编写上下文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与上述听力课的例子同理,后者的教学效果更显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不能让学生读死书,教师要随时代进步而进步,精心设计课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重会话能力的培养。不但要积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要加强自身素质和教学技巧,探索适应时代的、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红霞.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

[2] 郭.独立学院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商,2013(1).

[3] 高帅.新日语能力测试对高校日语教学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2013(2).

上一篇:试论高校品牌内涵及品牌战略的实施意义 下一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