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民居中的文化资本探源

时间:2022-10-22 04:14:59

晋城民居中的文化资本探源

摘要:中国民居是中国一切传统建筑之根源,具有强大的文化附着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民居不断汲取着新的文化内涵,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向外传递着连绵不断的文化信息。因此,研究中国民居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晋城位于太行山的南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繁荣的明清经济,使这里保存了数以万计的明清两代民居。根据晋城的地理环境、城镇布局,分析了晋城古村落形成的原因,概括和总结了晋城民居的布局、形制及不同建筑的相关特,最,进而深入地研究了晋城民居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还对与晋城民居有关的民俗与社会现象进行了探讨,从中可了解到晋城醇厚的民风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以及勤劳务实的晋城人民对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晋城;民居;文化资本;探源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8-23(9)

作者简介:张广善 晋城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

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创造,中国民居是中国一切传统建筑之根源。它最早出现在人类生活中,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数量最多的建筑,也是所有建筑中文化附着力最强的建筑。由于它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建筑,它的完好率、它的实用性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所以它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我们很难见到千年以上的民居。同时,由于民居的文化含量很高,所以它们又最具继承力,因而我们可以通过那些至今依然存在的古民居,看到一个遥远的世界,从中感受到那绵绵不断的远古气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晋城的历史文化,我对晋城的民居进行了一些探索。

1、晋城古民居概况

晋城位于黄河之北,太行山的南端,从地理环境来说属于华北,因此晋城的民居无疑被打上了北方的烙印,属于北方民居。同时晋城历史上一直隶属于山西,所以晋城民居自然又归类于山西民居。

气候环境是决定民居特色的重要原因。北方寒冷的冬天,造就了北方民居的特色。晋城位于北方,因此厚厚的墙皮、厚重的屋顶,是晋城古民居的一大特点。

资源环境也是影响民居建设的重要因素。晋城位于太行山上,煤铁资源极为丰富,木材、石材也不缺乏,因此晋城民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石基、砖墙、抬梁式构架。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经济环境也是影响民居建设的重要因素。会做生意的泽(晋城古称泽州)商,曾经为晋城带来巨额的财富,因此晋城的古民居中也保存了一大批商贾巨宅。

官宅也是晋城民居精品之一。明清两代在贯通晋城的沁、丹两河流域,由于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出现了一批达官贵人,他们也留下了一批文化含量较高的民居建筑。

由于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都把赚来的银子投到了宅院府第的建设中,所以在晋城出现了许多成规模的民居建筑。毫不夸张地说,晋城各县区现存的明、清两代的古民居,数量非常之多,在晋城市所辖的8400余个村庄里,几乎每一个村庄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总量超过10000座。

晋城虽然位居太行之巅,群峰耸立,沟壑纵横,但纵贯南北的沁、丹二河却给了人们良好的居住环境,其中尤以丹河为最。尽管丹河只是沁河的一条支流,流量小于沁河许多,但是丹河流域却拥有着更多的土地,所以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里,丹河流域就成了晋城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在丹河流域,历史上曾出现过泫氏、高都、高平、阳阿、盖州、泽州等许多区域性的政治中心,因此在丹河两岸,分布着许多历史久远的古老村庄,如长平、王报、神农、义庄、弃甲院、王降、高平关、大周纂、巴公、郜村、霍秀、天井关等:在沁河流域也分布着诸如大将、王壁、郑庄、端氏、窦庄、郭壁、武安、屯城、郑村、上佛、下佛、小城、刘善等一批古老城镇与村庄。这些城镇和村庄,或为州郡县治、或为关隘要塞、或为豪强大户集聚之地、或为商业贸易流通之所,这里的居民基本代表着封建社会的上层阶级。

而在那些远离河流台地的山地或山脚下,则分布着一些较小的村庄,在那里居住的是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的普通民众,他们或以家族为核心,或以亲属为纽带,组合成大小不同的村落。那里的人们,一面忙于生计,应付赋税,一面养育后代,追求美好未来,同时还要为族长或社首服务,他们承担着当时社会的众多责任,是当时社会的基石。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这些古村落,有一部分是从那些早期的古村落中转化而来的,如东郜、西郜、团池、东周、西周、寺庄、王报、王降、巴公、瞿秀、端氏、润城、武安、屯城等。但更多的却是在宋、元以后形成的,它们是社会进一步分工后,由一些社会新秀建造起来的,如高平的永禄、三甲,晋城三家店、北石店、七岭店,以及晋城周围的九头十八匠,沁河流域的众多堡寨式村落等。

在新兴的村落里还有一部分较小的、零散的村落,它们是为那些社会新秀、新贵服务而形成的。如沁水的樊山、阳城后滩,这两个村落,一个是为了给陈氏贵族守墓而形成,另一个则是为了给镇子里的地主种田而集聚。这些成规模的数量众多的民居群落,都是研究晋城民居的重要建筑实例。

2、晋城古民居的形制与特点

晋城现存的古民居,主要以明、清两代的居多。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曾发现了一座元至元三十一年的早期民居,尽管只有一座,横向研究无法取得结论,但从纵向来看,还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我们不妨这样说,从现存最早的元代民居到清末民初的民居,基本都遵循着一个传统的历史轨迹。它们的共性是:

(1)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了抬梁式构架;

(2)一般的建筑都以三间为一个基本单位;

(3)建筑的墙体都是由硬质可防水材料筑成,为了保暖,墙体较厚,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4)所有的建筑都是以院落为核心进行组合的;

(5)几乎所有建筑的窗户都开向院子;

(6)每一个院落都有一座处于核心地位的主体建筑;

(7)大部分民居都是两层楼房的形式。

而它们的个性,则主要体现在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时也符合与之相关的经济水平与社会环境。

晋城民居的差别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区别:

1 建筑的形制

在晋城地区明、清时代的民居中,楼房是其主要的建筑形式,但不同的区域楼房,其形式也不尽相同,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①闷户楼。一种室外无楼梯的楼房。这种楼房的楼梯一般安放在室内,由于室外看不到楼门和楼梯,所以被称为闷户楼。闷户楼一般只能供一个家庭居住。

②带廊楼。一种前檐带走廊的楼房,这种楼房楼上楼下门窗的形制基本一样,都有独立的门户,上下可以各住一个家庭,应该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带廊楼也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前檐通廊式;另一种只在前檐正中开门处加廊。

③无廊楼。一种将楼门开在山墙之上的楼房。这种楼的梯道一般都用砖石砌筑,楼门与楼梯直接对接。这样的楼房,从形制上看虽然不如带廊楼那样大方,但因地制宜,适用方便,也可楼上、楼下分开使用。

④一层半。这是一种具有功能区分的楼房。下层用来住人,高度与一般楼房的下层相同,上层只有一般楼房的一半高,不宜住人,主要用于放置粮食与物品。这样的楼房大多为闷户楼。

⑤暗楼。一种比一层半还要矮的楼。这种楼外观上没有楼房的感觉,只是利用房梁与墙壁的高 度加设了一个暗层,楼上空间甚小,没有自然光,主要用来藏匿物品,是一种防范性建筑。

⑥多层楼。多层楼大多为民居中的堡垒性建筑,一般都在五层以上,下三层无窗户,大多为为闷户楼。但在晋城民居中,三层带出廊的楼房还是有一些的,这种带出廊的楼房大多建筑在堡寨之中,其且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居住面积,每层都带出廊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户居住的方便。

2 院落的布局

晋城的民居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家族的大小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民俗、民风的不同,所以在建筑布局上也不尽相同。

首先是朝向问题。由于采光的原因,晋城地区的民居也是以坐北朝南为最佳选择。在晋城有一句俗语叫“有钱住堂房(北房),冬暖夏天凉。”不过老百姓盖房子一般不采用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要稍偏几度,他们认为正南、正北的房子只有神才可以住。但在一个村落,在一个大的家族里,不可能所有的院落都以北为主。村落是以道路为轴线的,有北就有南,尽管位于路南的建筑也可以设计成以北为主的院落,但这样的院落,必须增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通道,势必会造成一种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晋城还有这样一个风俗,一般的宅院,都把对着大门的位置作为主房的位置,所以位于路南边的院子只要门朝北开,都会把南房作为主房,这就出现了坐南朝北的民居建筑。在阴阳五行中,在风水先生的勘舆理论中,我们的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是适合住南房的,所以这就解决了这些坐南朝北的房子的使用问题。

其次是院落的形式。晋城民居的院落一般为长方形,有单进院,也有两进院,还有两进两跨院和多院组合式的。一般多为四面围合的院落,也有两个三面相对围合的院落。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组合都有不同的叫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四大八小式。这样的院落一般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座三问两层的主建筑,分别为正房、厢房、下房等,这四面房子就是四大八小中的四大。在四大八小式院子里,四面的主房之间并不衔接,而要在衔接处留一个适当的空间,这必然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于是人们在这个空间里,依主建筑的山墙而起,又加建起两面建筑,如同主建筑的耳房。由于一般正房和下房的进深较大,所以它们的耳房空间也比较大,可以住人,而两厢的房屋由于进深较小,所以它们的耳房也就相对较浅,一般都用来做厢房与耳房的楼梯或楼道。这样就在院子的四个角上又形成了各有两面房子的四个小院落,增添了八座小的房屋。这就是所谓的八小。四大八小式院落的大门,根据周边的情况开辟,一般都在下房的两个角落。具置,多由风水先生根据房主人的命相及出入通行的方便来确定。

四大四小式(或八卦式)。关于八卦式院落,在晋城还是有几个可以叫上名字来的,比如在陵川的礼义镇就有一个当地闻名的八卦院,但细究其因,就连当地的人,甚至院子里的人,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白的说法。我觉得所谓的八卦院就应该是四大四小式院落,这虽然只是一个推测,但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八卦,其实就是八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而四大四小院落的布局基本与此相同。在四大四小式的院子里,除了四面的四个主房外,在正房和下房的两侧还各有两个耳房,这四个耳房正好补齐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这样的布局基本与传统的八卦相符,所以老百姓将这样布局的院落称为八卦院是比较确切的。

四合式。这是一种布局比较简单的院落,属于一般老百姓居住的院子。晋城的四合式院落与北京的四合院不同,但也有上下房之分,这样的院落四面建筑合囤,角落上基本不留空间。建筑大都采用明暗结合的方式,或上下房各五间,三间明两头暗,两厢三间皆为明间的布局:或三间明一头暗,暗室插入角落,明间依墙而起,一面压一面的布局:也有上下房各五间,在厢房山墙上留楼梯,利用楼梯斜面采光的四合式院落。这样的四合院是所有院落中布局最灵活的一种,在处理角落暗间的方式上房主人可以说各显其能,其布局可以说种类繁多,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那就是明间用以住人,暗间用以藏物。这样的四合院,院门一般不开在角落上,而是开在一面房子的次问位置,通常要占一间屋子大小的地方。

状元插花式。这是一种以状元插花帽为比喻的院落布局,在这样的院落中,主房面的形式为中间低两头高,主房如果是三间两层的话,那么耳房则多为两间三层或五层,其高度要远远超过正房。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顶帽子在两个鬓角处各插了一枝高高的花。这样的帽子在传统戏曲中往往用来表现新考中的状元,所以在晋城把这样布局的院落称作状元插花式。在晋城的民居中,像这样布局的民居,有一面插花的,也有两面插花的,它的特点除了角楼高出正房外,其余的布局基本和四大四小式布局一样。状元插花式院落,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这些高出正房的角楼主要的功能就是登高t望,可以起到御敌防盗,储物藏人,保民平安的作用。

两进或多进式。对于小家小户来说,独立的院落就足以解决居住问题,但对于商家大贾、官员绅士来说,独立的小院远远满足不了他们讲究排场的需要,于是大规模的建筑群就必然会出现,最起码也要有几进的院落,两进院就是其中最简单的形式。

两进式院落基本和四大四小式院落布局相同,只是在第一进院落正房的位置,要建造一座高大的厅房,一般厅房只有一层,但厅房的基础比院子内所有的建筑的基础都要高出许多,所以厅房尽管只有一层,但它的总高却要超过院内两厢的楼房,厅房就是这个院子的主房。厅房主要是用来待人接客的,它既体现着主人的身份,也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厅房一般是前后相通的,如果来客是内眷女客,就可以直接通过屏风后的后门进入内宅。在厅房一边的耳房位置往往还有一道大门,它是连接前后院的通道,供家人日常使用。

棋盘式。这是一种组合型院落,一般由四个近似的院落呈“田”字形组合而成。组合的方式有多种,一种为通道组合式,即在四个院子之间建一条通道,四个院子分列两边,所有的院门都开在通道里:一种是院落组合式,办法是将两个两进式院落组合在一起,正中开一个大门,进门后左右分行各进一个院子,穿过前面的院子,然后再进入后面的院子。棋盘院一般都是一个家族的共同财产,兄弟、父子、祖孙等共同居住。

簸箕式。一种三合式院落,是四大四小院落的变种,这种院子一般只有正房、耳房、厢房,没有下房,而在下房的位置建一座造型简单门楼。这样的院落在采光上更有优势,同时对于财力相对紧张的户主来说又比较适宜。这种三面有建筑的院落由于与当地民间使用的簸箕极其相似,所以又被称为簸箕院。

三合对围式。这也是一种具有晋城地方风格的特色布局。建筑布局为,在一个院子里面对面地建造两个院落,且都为三合式,院门开在其中一个院子的角落里,从大门进入后,先到达第一个院落,然后通过两个院子之间的门楼进入另一个院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布局,其主要原因大概与建筑的用地有关。将民居建为三间,这是历代皇家的规定,不可更变,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必须有所变通,如果建房者拥有六间厢房的土地,那么采用这样的布局就非常实用了,除两头的主 房外,东西两厢还可以各建两座三间的厢房,这样,用一个院子的地方,建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院子,起码可以安排两个家庭共同来使用。这里面是否有风水方面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三合对围式院落,在当地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棋盘院,他们的理由是:两个院落之间的门楼即为楚河汉界,两头的院落就是双方对应的棋盘了。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解释,具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更倾向于“田”字形组合的说法,这样的建筑应该说更有棋盘的风格。当然把上述两种布局的院落都叫做棋盘院也是可以的,一种可称作为“对围式棋盘院”,另一种可称作“田字形棋盘院”。

3 晋城的窑洞

窑洞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是人类早期发明的一种居住形式,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是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且非常实用的民居建筑。晋城尽管石厚土薄,但人们对窑洞的感情却十分深厚,所以在晋城的各个县区都保存有不同类型的窑洞。

晋城窑洞类型,以建筑材料来分:有土窑洞、砖券窑洞、坩埚券窑洞、石券窑洞等;从建筑形式上来说有顺窑、横窑、窑上楼、窑上窑等;从建筑工艺上来说,又可分为支模造与插茬造等不同的建造工艺。

土窑洞。就是在黄土层较厚的地方,利用山地的落差,挖掘成的窑洞。这样的窑洞在挖成后,还要在窑洞口砌墙、安置门窗,然后才能供人们居住。这种类型的窑洞在晋城并不普遍,一般为贫困家庭所使用,现在的保有量很少。其原因一是山区土地较少,挖窑洞需要占用一定规模的土地:二是太行山区,石厚土薄,可供挖掘窑洞的地方并不多;三是晋城不缺燃料,不缺石场,烧砖、采石都很容易,建房比挖窑洞或许更容易。

砖券窑洞。砖券窑洞在晋城有着一定的数量,由于晋城煤炭资源丰富且应用较早,烧砖较为容易,所以元代以后,随着近山树木的砍伐,建筑木材日渐缺乏,所以很多人家在建筑住房时都选择了使用木料较少的砖券窑洞。砖券窑洞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晋城的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窑洞存在。由于砖券窑洞需要较厚的抗墙(扶壁墙),单建窑洞浪费土地,所以一般都是几孔窑连在一起修建的。晋城现存最多的是明代的城窑。

埚筒窑。这是晋城特有的一种窑洞式建筑,埚筒窑所用的建筑材料是古代生铁铸造时溶化铁水后遗弃的坩埚,由于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埚筒,所以用这种材料建筑的窑洞叫埚筒窑。埚筒窑一般为并列式筒拱,将埚筒口底套接形成拱形,一层层并联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窑洞,埚筒窑只有在古代铸造业发达的地区才有保存,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抗侵蚀能力,所以只要保存下来,就会有着较长的历史。

石券窑洞。这种窑洞主要保存在石料比较容易采集的地方,石券窑洞外墙、拱洞皆由石料筑成,外观精美,坚固耐用。晋城的石券窑洞多分布在晋城东南部的山区,城镇及平原、丘陵地区多用石头拱券建造桥梁。

顺窑。一种将门窗开在窑口前面的窑洞。由于门窗是顺着拱洞方向开的,所以叫顺窑。

横窑。一种在抗墙上(扶壁墙)开门窗的窑洞,这样的窑洞由于窑口不朝向院子,门窗又横开在扶壁墙上,给人们的整体感觉是一个横在院子里的建筑,所以当地人将之称作横窑。

窑上楼。一种在窑洞上盖楼房的建筑形式,这样的建筑由于楼下是窑洞,荷载能力明显高于一般的楼房,所以多作为大家族的库房使用,当然住人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窑上窑。顾名思义,在窑洞的上面再加上一层窑洞,这样的建筑在民居中存在,但更多的是保存在沁河流域的堡寨中。一层之上再加一层,城墙有多高,窑洞就可以起多高,最多可达四、五层。这样的做法,既增加了城墙的高度,又增加了城内的居住面积,平时可以存物,乱时可以住难民、住兵丁,用层层叠加的窑洞来建筑城墙,应该说是古代建筑领域的一个创举,是一种既合理又适用的建筑形式。

3、晋城民居的构造

晋城民居的构造,从宏观上讲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类型,但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环境也造就了其特有的构造形式。

1 建筑材料

晋城民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所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

在地理环境比较平坦土厚石深的丘陵地区,民居所使用的墙体材料,大部分是经过烧制的青砖,经济条件稍差一些的家庭则使用土坯建造墙体,墙体砌成之后,在土坯墙上加抹一层护墙的白灰。

在河谷山地,建筑的墙体用材有近百分之五十是河谷中的卵石,而建造在山区里的房子,则较多地使用了当地易于开采的片石。

在铸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许多建筑都使用铸造后废弃了的坩埚建造,这或许是晋城地区独有的现象。在沁河流域保存了许多这样的民居建筑,所以熔铁铸造后留下的废弃物――坩埚,就成了晋城地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

2 抬梁式民居的构造

抬梁式结构的两层楼房是晋城古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层的高度一般在三米左右,门窗通常开向院子。三间一座的民居,房门一般开在明间的正中,窗户则开在两次间的正中,屋身较高的民居通常还在房门的上方加一个顶窗。房屋下层的房梁放置在门窗之间的夹墙上,下层的房梁主要用来承放上层建筑的楼板地砖,所以要求必须粗壮平直。下层房梁上横向置放着棚檩,当地人将其称之为“算”,或许就是“算裎方”的简称,棚檩与房梁成“丁”字状排列,檩与檩之间的距离大约在35厘米左右,棚檩的作用同平綦方,尽管它们外表呈圆形,但上边必须加工出一个平面,整体排列也必须成一个平面,因为棚檩的上面是用来放置楼板的。为了保证楼上居住者的活动不会给楼下带来影响,建造者还要在楼板与楼板衔接处的下方加一个条状的隐缝板,其作用是防止楼板缝隙间的尘土下落。为了保护楼板,减少楼上活动给楼下带来的噪音,建造者还要在楼板上抹一层护板灰,并在楼板上铺墁上地砖。楼上门窗的布局与楼下大同小异,如果加楼廊则同楼下相同,如果房门开在山墙,就在楼下开门的位置加开一个窗户。闷户楼的门是开在楼板上的,一般开在墙角处,占用一根棚檩的位置,宽度在70-80厘米之间。闷户楼的楼门叫吊盖,不打开时与楼板相似,只有上楼时才会开启,开启时向上推动,推起后将门环挂在楼墙上一个相应的挂钩上,即可上下通达。

四梁八柱与实榻门。在晋城民居中,四梁八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建造规则,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过去式了。在晋城元、明两代的民居建筑中,四梁八柱应该说还是一种通用的建造方式,三间房子四架梁,八根立柱顶起来,这无疑是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在明代后期被逐渐淘汰了。分析其原因,第一,随着人口的增多,山林的不断砍伐,木料日渐缺乏;第二,煤炭的广泛使用,使青砖替代土坯从理想变成现实,青砖的防水与坚硬解决了土坯墙体的弱点,不用木柱也可以保证房屋构架稳固与持久。于是人们就不在梁架下支柱子了,所以四梁八柱就成了后来人对早期民居的描述了。从清代开始,在晋城,直接在青砖墙上放梁架的民居已比比皆是了。

晋城民居中的门也非常有个性,除了官宦巨贾宅院中的隔扇门之外,几乎所有民居的门都是实榻门。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坚固,二是制作工艺简单,这应该是山区百姓纯朴生活的直接写照。

砖包墙与石根基。这也是晋城老百姓建房的基本要求,明、清时代,晋城的手工业十分发达,煤炭的使用已十分广泛,在晋城用煤炭烧砖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事情,所以在晋城,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大部分都是漂亮的砖木结构的各类型宅院,很少能看到土坯建造的民宅。这些民宅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建筑的根基,甚至下半截墙体都会使用整齐的石条砌筑,这样的建筑基础稳固,墙面整齐,即使有一点破损也只是房檐上的问题,稍作修补即可继续使用,这可能也是晋城明、清民居数量众多,保存较好的原因。

苫砖与苫板。在中国的许多地区,人们在盖房子时,上梁钉椽之后,紧接着的下一道工序是钉苫板,但在晋城则有所不同,在这里很可能是铺苫砖。苫砖是一种边长20公分左右的小型方砖,厚度只有一般砌墙砖一半,苫砖或许是明、清时期当地生产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使用最多的材料是木料。经过漫长历史年月的消耗,到明、清时期,即使在太行山上,木料也开始紧张起来,于是许多木材的替代品也就应运而生,苫砖或许就是一种代替苫板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材料虽然增加了房顶的重量,但毕竟用来做椽子的小圆木易得,而用来加工木板的大木料难求,用苫砖即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苫砖的使用,还可以增加房屋的耐损程度与保温效果,所以苫砖就成了明清时期晋城殷实之家建房的重要材料。而一般平民与穷苦人家建房时,所用的只能是荆条或其它灌木枝条编制的苫片(当地将之称作“笆”)。

另外,苫砖也是当地人们建楼时铺墁地的首选材料,薄薄的苫砖既防火又耐磨,重量还轻,所以成了楼房墁地的专用材料。晋城民居中楼房很多,几乎所有楼房的地面铺墁的都是这样的苫砖。

3 窑洞式民居的构造

晋城的窑洞从外形上看可能和全国各地的窑洞大致相同,但在建造工艺上却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插茬造与双曲拱的使用。晋城造窑洞的办法一般分为两种:支模造与插茬造。支模造在晋城一般只用于通道式券洞、巨石券砌的窑洞、拱券式桥梁等,而在砖券式窑洞的建造中,几乎所用的窑洞都采用的是插茬造工艺。

插茬造是一种窑洞的建造工艺,用这种工艺建造窑洞是不需要支造拱模的,券筑窑洞的工匠们只是利用砖与砖之间的错缝,一块一块地将砖插接起来,最后形成一座纵联式窑洞。

具体做法:建造窑洞时,先划定地盘,然后垒起窑洞两侧的抗墙(扶壁墙)与前后的窑口的挡墙,当墙面高至起券时,则停止两面侧墙与前面窑口墙的砌筑,只增加后面窑口内墙的高度和周圈外墙相应的高度,后面窑口内墙所砌的形状要根据设计中窑洞的筒拱形砌筑,这个筒拱形的窑口墙是一个下方上圆的形状,所以当地匠人将之称作“和尚头”。“和尚头”是插茬造工艺的关键部位,这个“和尚头”的弧长需经过计算,其长度必须恰好能安排下筒拱所需的券拱砖,这就是所谓的“派茬”。派茬和插茬所用的砖,必须是质地上好的砖。派茬时工匠们在砌筑好的“和尚头”上用整块和半块的砖间隔砌筑,从而形成一个长短相间、错缝均匀的筒拱形砌口,这个砌口就叫做“茬”,砌口做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插茬了。

所谓插茬,就是在已形成的错缝缺口中插入新的筒拱砖,从而制造出另一组新的茬口,然后在新的茬口中再插入一组筒拱砖,循环往复,依次推进,最终一座窑洞的筒拱就建成了。只有在筒拱完成后才可以补砌前窑口的砖墙,最后完成整个工程。

4、晋城民居中的民俗与文化

民居必然会包含着许多的民俗,晋城的民居也不例外,在研究晋城民居的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些晋城特有的与当地民居有关的地方风俗,它们的存在,既反映了当地古老的社会风俗,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1 严格的三间五架制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等级制度几乎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每个环节,其中居住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明史・舆服志》记录了明洪武二十六年的相关定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三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门一间三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在清代,尽管没有如此详细的定制,但晋城的百姓还是认真地遵循着这一规定。所以在晋城,凡是明、清两代建造的房子,大都严格地遵循着面阔三间,进深五架的规矩,有许多豪商巨贾,尽管建造了成片的宅院,较大的厅堂,但也只是加长了房屋所用的梁袱和椽子,一般不会改变五架进深的规矩。

2 灵活的大门

在中国北方的民居中,坐北朝南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把院子的大门开在东南角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特征,这就是风水师们常讲的坎宅巽门。但在晋城则有着不同的情况,在晋城的民居中,院子的大门设置是灵活多样的。甚至可以说在什么方位开门的都有。这应该说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首先,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一个山包,一个河湾,一片林木就可能形成一个小的环境,小的环境往往可以让风水先生产生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灵感;其次,山区的土地紧张,许多村落的民宅都是见缝插针,在不断的改建中完善的。即使在比较平坦的地区,即使是地主豪门,也同样是惜地如金,所以风水先生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想一些办法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一些人为的因素来改变一下不利的环境,如建一个照壁,立一个星,放一个镇物等,正是由于这些方法的广泛使用,才使我们有机会看到许多灵活多变的宅院大门。

3 火炉与炕

火炉与炕是每一个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建筑,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生火、烧火炕是北方人冬季必须每天做的事。但在晋城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形式,晋城人不造火炕,所以也就谈不上烧火炕。在晋城人的住宅中,炕就是床的变种,只承担躺人睡觉的功能,不需要对其加温,所以明、清时期晋城也有许多在南方才会有的木床,而火炉则是民居内一个独立的建筑。尽管在晋城的古建筑中,有时也会看到通间的大炕,但这个炕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大家伙,炕的内部并没有与火炉相通的孔道,火炉的功能依旧是独立的。

不建火炕并不是说晋城人不用火来取暖,应该说在晋城,凡建造在居室内的火炉都是为了取暖用的,但这里的人只用火来暖家,不用火来暖炕。究其原因,应该与晋城明、清时期发达的煤炭生产有关,在晋城的居民家中,火炉一年四季都在燃烧着。所以整个冬天都在燃烧的炉火完全可以保持屋子里温度,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建一个麻烦的火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晋城生产的煤,是优质的无烟煤,红红的火焰只能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暖意,而不会制造一点点的烟雾,因此人们不必采取火道的形式来取暖排烟,所以晋城这个地方才有了不建火炕、不烧火炕、没有烟囱的特殊现象。

4 中公爷

在晋城一些地方的民居中,还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老百姓院子的正中央,往往放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但这个非常适宜人们坐下来休息的石块,却是不可以坐人的,因为这里安置着一位尊贵的神灵,当地人将其称之为中公爷。这位神是谁?我听老人们讲,据说院子正中坐着的神是姜子牙,权力极大,可以封神。传说,天下的神灵都是姜子牙封赐的,但他在封神的过程中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大度的他将所有的位置都封给了别人,当一切都安排完之后,他才发现唯独没有给自己留一个位置,无奈的他一屁股坐在了院子当中,也有的地方说他是坐在房顶上的。这就是说封神的姜子牙,自己并不是神,是当地善良的人们给了他应有的尊敬,把他安置在自己院子的中间,还将其尊称为“中公爷”,这是一个没有名号却很有地位的神灵。

5 民居前后的树木花草

不同地区房前屋后种植的树木花草有不同的讲究。在晋城的民居中,院子里人们往往喜欢种植葡萄、石榴、月季、芍药、丁香,大门外人们一般喜欢种植槐树,榆树,人们所忌讳的是桑、柳、柿、杨这些名字不吉,形象不佳,或声音不美的树种。在阳城的东乡,就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口不种鬼拍手”这样的顺口溜,这就是一些禁忌的总结。桑和柿这两种树,人们之所以忌讳,是因为它们的名字不中听,桑谐音丧,柿谐音死。而柳树那下垂的枝条,给人们的印象就像是一个披头散发的恶鬼。至于所谓的“鬼拍手”就是我们所说的杨树,顶端那些小小的叶子几乎整个夏秋都在不停地摇动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于是人们将其称之为“鬼拍手”,所以柳树与杨树也被列入当地的禁忌之中。

6 民居中的吉祥装饰

晋城民居中的吉祥装饰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是一样的。地位较高的人家一般用夔龙、夔凤、草龙、麒麟、暗八仙,殷实之家则多用喜鹊牡丹、鹿衔梅、五蝠捧寿,福、禄、寿、喜、狮子绣球等花纹。而堂前教子、渔樵耕读、刘海戏金蟾这些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民居中常用的吉祥图案。晋城民居中的吉祥图案一般用木刻、砖雕、石雕来表现,柱础、柱子、雀替、花罩、望柱、栏板、障水板、墀头、窗台、门窗、抱柱石都是用来装饰与表现的地方,尤其是大的影壁更能表现出制作者的精美构思和制作技巧。

上一篇:城市空间价值的“城市文化资本”意义 下一篇:挪威特色小城镇 ―― 维加群岛